为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合肥市蜀山区三里庵街道龙河路社区党委以“党建+公益”为纽带,联动共建单位、党员志愿者、社会组织等多方力量,精心打造“夏日清凉关爱行动”,聚焦“一老一小一新”群体需求,将红色服务融入民生关切,让党的关怀直抵心田。
党建聚力,定制银龄清凉幸福港。社区党委依托党群服务中心,定制老年群体“清凉套餐”,托起“幸福夕阳红”。“乐龄时光”文化休闲活动惠及300余人次,龙河掼蛋赛、红色影院(《长津湖》《高山下的花环》轮播)、棋牌角深受欢迎。“健康护老”零距离服务细致入微,联合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三里庵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普瑞眼科医院、新安口腔医院等共建单位,累计开展中医义诊、口腔检查、养生讲座、特色手工活动和理发等便民服务活动500余人次。同时党员志愿者通过“窗帘之约”每日观察、周问候、月上门,织密“15分钟关爱响应网”,及时解决高龄独居老人急难需求60余件。看到装上公益义齿重展笑颜的周阿姨,党员们真切体会到“党建红”温暖“银龄心”的深刻意义。
服务拓维,五彩暖新沁润全龄心。社区党委精准服务“一少一新”群体。为解决“看护难”,精心打造 “五彩假日课堂”暑托班,深度融合科普实践与文明实践。依托高校资源,累计开展科技探索活动30余场(机器人操作、物理化学实验、生命微观观察),点燃科学梦想;组织红色传承与文明实践系列活动40余场,涵盖抗战主题实践、安全教育、环保探秘、气象科普等内容,厚植家国情怀、培育规则意识、践行绿色理念。社区党委以“党建带队建”赋能成长,在100余场文明实践活动中(如红星故事会、手抄报创作、非遗手工),引导青少年传承红色基因,有效提升科学素养、实践能力与社会责任感。针对奔忙的新就业群体,贴心打造 “暖新驿站”:提供社区食堂“暖心价”餐食、配备空调的“共享客厅”、24小时开水、应急药箱、手机充电及“暖心临时停车区”,解决“五难”问题,日均服务50人次。党员志愿者轮值服务,让城市“摆渡人”真切感受组织关怀。
协商赋能,凉亭共话解忧连心廊。社区党委创新实践 “六事协商法”,将“夏日清凉关爱行动”与基层民主深度融合。每周五 “茶话邻里”纳凉茶会成为党群连心桥,社区书记、支部书记、共建单位党员、居民骨干围坐议事。一壶绿豆汤、一张“金点子卡”,营造开放氛围,大家畅谈家常、倾听红色故事,更聚焦社区发展建言献策。社区党委现场听意见、领任务,践行 “小事快办”。依托此平台累计收集建议112条。这些建议通过规范的 “六步工作法”(提事、议事、定事、办事、评事、晒事)高效流转落实。已高效办结47项民生实事,例如迅速响应居民呼声,加装纳凉椅、增设100余个非机动车位、更换老旧电梯,真正实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将协商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民生改善。(蔡晨晨 陈正 孙雨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