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坐公交地铁、免费借阅图书、全流程就诊……你知道社会保障卡有多少种用途吗?8月12日,记者从安徽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目前社会保障卡在全省民生服务领域广泛应用,实现24个部门207项居民服务事项“一卡通办”。
据介绍,安徽构建立体多维的服务体系,建成省、市两级“一卡通”平台,接入600多个用卡机构、3100多个用卡场景、5万多个应用网点。在皖事通APP上线社会保障卡居民服务“一件事”专区,集成各领域高频应用,提供230项在线服务。打通新生儿出生“一件事”、退役军人“一件事”等“联办服务”,在8000多个银行网点推行“即时服务”,为行动不便人群提供“上门服务”,探索12333电话咨询AI应用“智能服务”。截至2025年7月底,全省社会保障卡持卡人数6193万人,实现常住人口全覆盖,电子社会保障卡覆盖率达86.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7.7个百分点。
“一卡通”应用场景有多广?安徽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方面,社会保障卡可作为身份凭证进行信息查询和95项服务事项办理;就业创业补贴、社会保险等各项待遇通过社会保障卡发放。在交通出行方面,率先在第三代社会保障卡加载统一的交通联合功能,持卡可在全国300多个城市乘坐公交、地铁;省内县级及以上2800多条公交线路、8条轨道线路支持全国第三代社会保障卡乘车。在政务服务方面,全省各级政务服务大厅支持社会保障卡取号、预约以及办理政务服务事项。在医疗健康方面,全省所有医保定点医院、药店支持刷社会保障卡结算;1200多家医院实现挂号、就诊、付费、取药全流程就诊“一卡通”。
围绕文化旅游,社会保障卡更是解锁了文旅便捷新体验。全省需要实名认证的307个公共文化场馆、168个国有A级旅游景区全部支持社会保障卡使用,16个市文旅领域居民服务“一卡通”服务目录100%开通,全国首家实现持社会保障卡免费借阅图书。同时,安徽整合全省文化场馆和旅游景点的线上查询、预约等服务,在皖事通APP正式上线“社保卡安徽文旅一卡通”,实现文化体验、旅游观光“一卡通览”“一码通游”。
社会保障卡也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部地区崛起等区域协作发展战略和规划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安徽推动实现长三角区域78个事项“一卡通办”,连续3年开展“居民服务‘一卡通’ 皖美‘约惠’长三角”惠民服务活动,全省优选2000多家商户、10000多家门店,覆盖群众“吃住行游娱购”全链条,长三角全体持卡人可持卡消费。各市结合本地实际开展电动车1分钱充电、公交充值、医院挂号优惠等特色活动。截至目前,活动已累计参与18万人次,今年活动已于7月份启动,将持续到10月底。
目前,安徽仍在持续深化社会保障卡场景应用,打通群众用卡服务“最后一公里”。“我们将持续深化社会保障卡居民服务‘一卡通’改革创新力度,使其成为政府与群众之间的‘暖心卡’‘贴心卡’‘连心卡’。”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相关负责人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