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看!我剪的小兔子有长耳朵!”8月11日下午,合肥市蜀山区西园街道社工站的活动室里,7岁的琪琪举着刚完成的剪纸作品欢呼。当天,社工站开展“指尖上的传承”儿童剪纸活动,20名小朋友在红纸与剪刀的碰撞中,感受传统手工艺的魅力,让童趣在指尖绽放。
活动从“剪纸小课堂”开始。志愿者李老师是社区有名的剪纸艺人,她先展示了自己的作品:展翅的蝴蝶、盛开的牡丹、憨态可掬的福娃,引得孩子们发出阵阵惊叹。“剪纸就像变魔术,一张纸折一折、剪一剪,就能变出好多花样。”李老师边说边示范基础剪法,将正方形红纸对折三次,沿着画好的轮廓剪出对称图案,展开便是一朵八角花。
孩子们迫不及待拿起剪刀尝试。6岁的明明刚开始总把纸剪破,急得鼻尖冒汗,社工便握着他的手一起剪:“慢慢来,顺着线条走,像小火车过隧道一样。”渐渐地,孩子们的作品有了模样:有的剪出歪歪扭扭的五角星,有的剪出带着锯齿边的花朵,还有的把自己的名字剪成了艺术字。李老师不苛求完美,笑着鼓励:“每个人的剪纸都有自己的想法,这才是最特别的。”
活动结束时,孩子们的剪纸作品被贴成“童心剪纸墙”:红纸上的小人、小动物、花草树木,在阳光下像一团团跳动的火焰。“孩子回家后一直说要学剪窗花,还教我折纸呢。”家长们看着孩子们的成果,脸上满是欣慰。
社工站将持续开展传统手工艺课堂,让孩子们在动手实践中感受文化魅力。当孩子们捧着自己的剪纸作品离开时,那些红纸剪出的童趣,早已悄悄在他们心中种下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原来美,就藏在指尖的创造里,藏在对传统的传承中。(刘帆 孙雨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