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合肥蜀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卓然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联合开发区司法办公室、信访办,快速响应居民诉求,成功调解一起因直播培训课程引发的消费纠纷,以协同治理之力筑牢消费权益保护屏障。
据了解,辖区一居民此前通过网络平台向某教育科技公司缴纳费用,报名参加直播培训课程。然而,在学习过程中,居民发现该公司存在明显问题:教学内容与宣传严重不符,前期承诺的“专业导师一对一指导”“包教包会”等服务均未兑现,涉嫌消费欺诈。居民多次与企业沟通全额退费事宜,均遭推诿,无奈之下向相关部门投诉,恳请介入调查并督促企业退款。接到投诉后,卓然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蜀山经开区司法办公室、信访办迅速启动联动机制,组建专项调解小组。工作人员第一时间通过线上核查培训合同、缴费凭证、课程宣传资料,线下约谈居民了解细节,全面固定关键证据——确认该企业在招生宣传中存在夸大教学效果、隐瞒服务限制条件等违规行为,未履行如实告知义务。调解过程中,小组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经营者应当向消费者提供有关商品或者服务的真实信息”及《民法典》中“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等条款,严肃约谈企业负责人,明确指出其行为已构成履约瑕疵,依法需承担退费责任。经过多轮法理阐释与沟通协商,企业最终承认服务过失,当场与居民签订全额退款协议,并承诺加强内部课程审核与宣传管理,杜绝类似问题再次发生。居民对处理结果表示满意。
此次纠纷化解,彰显了基层多部门协同维权的高效能:卓然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发挥“第一道防线”作用,柔性平衡双方权益;司法办公室提供专业法律支撑,确保调解合法合规;信访办畅通沟通渠道,推动问题快速响应。三方构建的“调解+普法+监管”闭环机制,不仅为消费纠纷化解提供了实践范本,更以案例警示辖区企业规范经营,为营造诚信有序的消费环境注入基层治理力量。未来,卓然社区将持续深化联动,加大消费领域纠纷排查力度,通过常态化普法宣传、企业经营指导等方式,从源头减少消费争议,切实守护居民“钱袋子”。(赵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