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解决社区家庭暑期 “看护难” 问题,丰富青少年假期生活,助力孩子们在趣味互动中收获知识、快乐成长,由蜀山区三里庵街道龙河路社区主办、合肥市蜀山区幸福里社会服务发展中心承办的2025年暑期五彩假日课堂持续升温。四位骨干志愿者的默默付出尤为动人,他们用责任与爱心为课堂保驾护航,成为孩子们暑期里最可靠的 “引路人”。
统筹协调显担当 细腻严谨护周全
作为志愿者总负责人,安徽医科大学 22 级药学 96 班的李嘉佶不仅心思细腻、做事严谨,更展现出极强的组织协调能力。从每日志愿者的岗位分配、课程环节的衔接调度,到课堂物资的清点补给,他都安排得井井有条,确保课堂运转高效有序。同时,他始终将孩子们的安全与状态放在心上,活动中时刻关注每个孩子的动态:看到有小朋友因操作不当面露难色,他会立刻上前耐心指导;发现课堂纪律有松懈迹象,他会用温和的方式及时引导。正是这份 “时时放心不下” 的责任感,为五彩课堂筑牢了安全防线。
责任在肩肯吃苦 默默奉献甘担当
安徽大学 2024 级社会与政治学院社会工作专业研究生李荣昊,用行动诠释了 “担当” 二字。课堂上,他是勤恳的 “实干者”,专注于资料的完善整理工作,从课程方案的细化补充到活动记录的分类归档,都做得一丝不苟。作为研究生,李荣昊本身就对社区服务与青少年成长领域抱有浓厚兴趣,参与五彩课堂的志愿服务,不仅为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支持,也让他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素材,对自己的论文研究大有裨益。遇到活动需要优化调整的情况,他总是结合专业知识提出可行建议,加班加点完善相关材料,毫无怨言。这份 “肯钻研、乐奉献” 的精神,让他成为志愿者团队中的 “坚实后盾”,也为课堂的持续推进奠定了扎实基础。
巧解矛盾有智慧 沟通暖心架桥梁
安徽大学23级互联网学院网络工程一班的袁子涛,最擅长用智慧化解孩子们的小摩擦。一次小组活动中,三个孩子因为分工问题产生争执,你一言我一语互不相让,甚至影响到了其他小组。袁子涛走过去,没有立刻评判谁对谁错,而是让每个孩子依次说说自己的想法和理由。等三个孩子都说完后,他温和地引导:“大家都想把活动做好,只是想法不一样,这很正常呀。我们可以把每个人的想法都试试看,说不定结合起来效果更好呢?而且刚才大家说话声音太大,是不是也影响到其他同学了?” 听了袁子涛的话,三个孩子都安静下来,开始思考自己的问题,随后主动调整了沟通方式,一起商量出了合适的分工,顺利完成了小组活动。他用独特的沟通技巧,让孩子们学会了理解与包容,也让课堂充满了和谐友爱的氛围。
耐心教导无偏见 静待花开有温度
安徽医科大学22级精神医学61班葛嘉佳,对孩子们的耐心仿佛 “取之不尽”。有个孩子特别不爱写作业,一到写作业的时间就东张西望,要么玩文具,要么趴在桌上发呆。葛嘉佳没有批评他,而是搬了个小凳子坐在他旁边,陪着他一起写。孩子写作业时遇到难题皱起眉头,她就轻声细语地讲解思路;孩子走神时,她不指责,而是用一句 “我们先把这道题做完,就可以去玩五分钟哦” 来引导。就这样,葛嘉佳每天都花时间陪着他,一点点帮他养成专注写作业的习惯。渐渐地,这个孩子写作业的速度快了起来,也不再抵触,有一次还主动对葛嘉佳说:“老师,今天的作业我想自己先试试。” 这份无差别的关爱,像阳光一样温暖着每个孩子的心田。
在 “五彩‘合’苗・‘蜀’悦龙河” 五彩课堂的舞台上,四位骨干志愿者用各自的闪光点汇聚成温暖的光芒,照亮了孩子们的暑期时光。他们的付出,不仅让社区服务更有温度,更让志愿精神在青春的接力中不断传承。(蔡晨晨 陈正 孙雨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