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合肥市蜀山区稻香村司法所继承和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不断深化人民调解工作,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由“被动灭火”向“主动请战”变身,为平安法治建设注入强劲动能。
强化业务,激发工作活力。聚焦重点领域、热点问题,按时按需开展人民调解员业务培训,通过蹲点学习、专业授课、交流分享、互查互评等方式,全面提升人民调解员工作能力与业务水平。加强对调解工作全流程监管指导,严格对调解卷宗的审查把关,定期对调解实效开展跟踪回访,确保调解卷宗格式规范、内容真实、效果可溯,真正做到案结事了人和。用好人民调解专项经费,探索“案件补贴+表彰奖励”模式,通过培优评先,充分发挥示范带动引领作用,增强调解员的职业荣誉感和使命感,实现“钱袋子”“脸面子”双赢目的。
构建阵地,畅通绿色渠道。持续推进“一站式”特色解纷体系建设,进一步整合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仲裁调解、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等多元解纷资源,构建“大调解”合力,为辖区居民提供便捷高效优质的调解服务。同时,不断优化街道、社区两级调解网络体系,充分挖掘基层共建共治力量,探索推行“网格+调解”“网格+普法”“网格+法援”等服务模式,切实发挥网格员的“神经末梢”作用。推进“线上受理+线下联动”模式,组织人民调解员入驻促进法治工作信息化平台,在线上进行案件受理、信息录入、案件回访等“一体化”工作,提升工作质效。
创新品牌,实现“借船出海”。巩固创新法律顾问“巡诊坐诊”特色亮点工作,在“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设立律师值班窗口,每个工作日安排一名律师坐班值守,为案件调解提供专业优质的法律意见、工作用指导及“法治体检”,协助指导调解员依法妥善化解矛盾纠纷。大胆“试水”“调解+司法确认”模式,对涉及财产分割、赡养、继承、人身损害等案件进行司法确认,有力提升调解协议法律效力和履行率,切实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李青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