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凤阳县大溪河镇以“为民服务、生态优先”为导向,聚焦人居环境整治,统筹推进截污纳管、雨污分流,累计投资约2300万元,生活污水收集率达90%以上。通过系统治理与民生工程深度融合,改善了居民生活环境,推动了行蓄洪区生态修复与可持续发展,绘就出山清水秀、天蓝地绿、村美人和的美丽画卷。
雨污分流破解环境顽疾。针对雨污混流导致的水体污染与内涝隐患,精准实施管网改造项目,新建管网21.3千米,增设截污井270座,覆盖镇建成区和3个村级移民迁建安置点,实现雨污“各行其道”,连通污水处理厂,化解“合流漫溢”问题,户均污水处理成本下降40%。工程完成后,污水收集效率大幅提升,河道水质由IV类稳定达到III类标准。
规划先行弥补基建短板。高标准设计污水管网配套规划,对原有管网进行改造、清淤、补漏,在新规划安置小区建设中,坚持“先地下、后地上”原则,争取行蓄洪区专项债300万元建设雨污分流管网4千米,确保房屋建设与管网接入无缝衔接,通过“精准治理”和“有效规划”促进农村生活环境的改善。
多措并举提升镇容村貌。结合行蓄洪区生态治理,实施“厕所改造+污水资源化”工程,采取“联户改厕+大三格化粪池”和“单户改厕+小三格化粪池”模式,全镇改造卫生厕所3975户,实现“污染治理+资源循环”双赢。通过移民迁建区人居环境美化提升行动,专人清理道路、农户家前屋后各类生产、生活垃圾,打造兼具防洪功能与人居品质的绿色空间,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向纵深发展。大溪河镇以系统治理思维破解环境民生难题,用“管网脉络”打通“民生堵点”,不仅筑牢了行蓄洪区的生态屏障,更让搬迁群众安居乐业,为乡村振兴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复制的实践范本。(周朝 邱子剑 周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