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保定街道渡口村立足资源禀赋,以党建为“针”,以土地流转为“线”,通过组织引领强根基、融合促进提效能、主体带动增活力,织就了一幅“土地生金、产业兴旺、农民增收”的乡村振兴新图景。
图为土地流转地块种植水稻
组织引领,筑牢土地流转“压舱石”。渡口村以党建引领为核心,构建“支部牵头、党员示范、群众参与”的工作格局。成立由联系村领导挂帅,村党委书记任副组长,村两委全员参与的专项工作组,下设宣传动员、测绘丈量、矛盾调解、后勤保障等5个小组,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体系。党员干部化身“政策宣传员”“矛盾调解员”“服务保障员”,深入田间地头、农户家中,通过“一对一”走访、“院坝会”宣讲、现场观摩等方式,累计召开动员会20余场,覆盖群众800余人次,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同时,建立“一户一档”台账,精准摸排土地现状,完成500余亩土地的丈量登记,为规模化流转铺平道路。
融合促进,按下土地流转“快进键”。渡口村坚持“系统思维”,将土地流转与农业现代化、农村治理深度融合。联合专业机构对流转地块进行“体检”,摸清土地肥力、水利条件、交通区位等“家底”,绘制“土地资源图”,实现精准对接、高效配置。统筹推进土地流转与图斑整治、撂荒地复垦、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投资200余万元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平整道路600米、疏通沟渠300米、建设节水灌溉区200亩,让“碎片地”变“整装田”、“低效田”成“高产田”。在服务保障上,推行“示范引领、逐步推开”策略,优先选择基础好、意愿强的农户签订委托书,明确流转费用、支付方式及权责边界,目前已吸引100余户农民参与,流转工作驶入“快车道”。
主体带动,唱响土地流转“致富经”。渡口村创新“党委+合作社+公司+农户”模式,构建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共享发展红利。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发挥“桥梁”作用,统一对接承租大户、家庭农场和企业,签订流转合同,对外成功流转300余亩土地,使集体收入增加二十余万元,进一步盘活了集体资产。引入金扁担农业等市场主体,在三小路沿线打造“四季有景、季季有收”的观光农业带,种植油菜、高粱、小麦等特色作物,延伸产业链条。通过“保底租金+效益分红”方式,农户既可获得每亩每年约600元的稳定收入,又能参与合作社分红,还能在家门口务工赚薪金,实现“一份土地三份收益”。如今,土地流转已成为农民增收的“金钥匙”,走出了一条“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共富之路。
从“零散经营”到“集约发展”,从“传统农业”到“三产融合”,渡口村的土地流转实践,不仅唤醒了“沉睡”的资源,更激活了乡村振兴的“一池春水”。下一步,渡口村将继续深化改革创新,推动土地流转提质增效,让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奋力谱写乡村振兴的壮丽篇章!(蒋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