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在《昆虫记》中说道:“你说昆虫微小如尘,我却见它们演绎着大自然的奇妙韵律,每一刻都值得珍藏。”当夕阳隐去最后一抹笑脸,由合肥市蜀山区西园街道安居苑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和安居苑小学共同举办,安居苑小学四(1)中队的少先队员们聚集在大蜀山国家森林公园,开启了一场丛林夜探之旅。他们漫步林间,见证 “金蝉脱壳” 的神奇,一同探索生物精灵们奥妙无穷的微观世界。
活动伊始,领队老师先给每个孩子发放了探照灯等装备,随后用生动有趣的语言,向孩子们介绍夜晚丛林的独特生态。“夜晚的森林可是个热闹的世界,有很多白天见不到的小生灵哦。” 老师一边说,一边讲解夜观的注意事项:“大家要轻声慢步,不能随意捕捉小动物;还要爱护环境,不随意采摘植物,做大自然的好朋友。” 孩子们听得眼睛亮晶晶的,一个个摩拳擦掌,小脸上写满了期待,迫不及待想要揭开黑夜的神秘面纱。
踏入丛林,小小探索家们立刻被眼前的世界吸引。他们小心翼翼地跟随着探照灯的微光,在树底下、草丛间耐心寻找。“老师,这里有一只螳螂!” 一个男孩压低声音惊呼,立刻有几个小伙伴围了过来。只见一只绿色的螳螂正静静地趴在叶片上,细长的前足像两把镰刀。孩子们围在老师身边,好奇地询问着各种问题:“螳螂晚上也不睡觉吗?”“它最喜欢吃什么呀?” 老师一一耐心解答,从昆虫的生活习性到它们的生存智慧,每一个知识点都像一颗璀璨的星星,点亮了孩子们对自然的好奇心。
走着走着,孩子们又发现了挂在树干上的蝉壳,它们像一个个精致的小盔甲,牢牢地吸附在树皮上。“这是蝉小时候的家吗?” 一个女孩轻轻碰了碰蝉壳,眼神里满是疑惑。老师笑着点头:“没错,等会儿我们说不定能见到蝉的幼虫变身呢。”
突然,前方传来一阵低低的惊叹声。孩子们围着一棵大树屏住了呼吸 —— 一只蝉的幼虫正在树干上进行一场神奇的 “变身”!只见它背部的硬壳已经裂开一道缝隙,青绿色的身体正一点点往外 “爬”。它的动作缓慢而坚定,每挪动一下,都像是用尽了全身的力气。渐渐地,翅膀像叠好的轻纱般露了出来,在夜风中慢慢撑开、变硬,从皱巴巴的模样变得舒展而透明。队员们你拉着我,我碰着你,眼睛瞪得圆圆的,生怕错过这大自然的 “魔术时刻”,探照灯的光束不约而同地聚焦在这只蝉身上,仿佛在为它的蜕变加油鼓劲。
老师轻声告诉孩子们:“蝉的幼虫要在地下待上好几年,经过漫长的等待,才换来这一夜的蜕变,之后才能放声歌唱。” 黑暗里,小手电的光映着一张张专注而好奇的脸。这一刻,孩子们或许明白了,原来耐心等待,真的会迎来属于自己的光亮。这大概就是自然给孩子们最生动的一课,无须过多言语,却已深深烙印在心里。
夜渐渐深了,丛林里的探索之旅也接近尾声。孩子们带着满满的收获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踏上归途,脑海里不断回放着夜晚的奇遇。这场夜探之旅,不仅让他们近距离接触了大自然的小生灵,更让他们感受到了生命的神奇与伟大,正如法布尔所说,这些微小的生命,正用自己的方式演绎着大自然最动人的韵律。(李兰 侯洁 孙雨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