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理卫生死角、补栽公共绿化、更新楼栋标识牌、修复破损路面及褪色模糊斑马线……近日,走进庐江县汤池镇东汤池社区,一场以“提升集镇精细化管理水平”为主题的社区环境整治行动正如火如荼开展。党员干部、网格员和志愿者们穿梭于街头巷尾,用“绣花功夫”雕琢社区环境,赢得居民连连点赞。
问题导向破解治理“顽疾”
“以前晚上散步看不清路,现在路灯亮了,路面平整了,连绿化带都补种了月季花,住得更舒心了。”家住东汤池社区大竹园小区的张大姐指着更换不久的路灯感慨道。这样的变化源于社区坚持“问题导向、实效导向”的治理思路。通过前期走访调研,社区梳理出墙体小广告、占道经营、设施老化等8类民生痛点,制定“清单化”整改方案。
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牛皮癣”问题,社区发动志愿者对17栋楼体进行集中清理;面对占道经营乱象,联合城管队员采取“劝导+疏导”方式,引导商户和摊贩进入指定区域;针对夜间出行安全隐患,维修更换路灯23盏。截至目前,已疏通污水管网6处,修复破损路面2处,移除危树3棵,整改率达92%。
多元共治激发社区活力
“我可以参与停车秩序监督!”在社区召开的“居民议事会”上,30多位居民代表踊跃报名加入自治队伍。为凝聚治理合力,东汤池社区创新推行“线上+线下”双线动员模式:线上建立“文明创建微信群”实时收集民意,线下通过板凳会、文艺演出等形式宣传政策。社区工作人员介绍:“我们编排了《社区精细化管理倡议书》,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文明理念。”
这种“共治共享”模式成效显著。退休老干部组建“银发巡逻队”定期巡查卫生死角;沿街商户自发签订“门前三包”承诺书;暑期返乡大学生主动参与到文明劝导活动中……如今,社区已组建8支志愿服务队,累计开展活动40余次,居民参与度明显提升。
文旅融合擦亮小镇“金名片”
作为省级旅游小镇,东汤池社区将环境整治与文旅发展深度融合。在交通主干道两侧,工人正在修剪杂草;温泉老街里,改造后的仿古建筑与红色灯笼相得益彰;集镇统一设计的店招融入徽派元素,兼顾商业与美观。“我们既要‘面子’光鲜,更要‘里子’扎实。”社区党委书记徐小敏指着正在改造的温泉老街说,“下一步将逐步完善老街亮化和公共设施,让游客体验感更好。”
随着环境提升,社区活力显著增强。今年以来,社区新增饭店、民宿10余家,周末游客量同比有大幅提升。在外务工的王伟看到家乡变化,回乡开起了特色小吃店:“环境好了,游客多了,我们的生意也更好了。”
东汤池社区以“微改造”推动“大民生”,从细微处入手,以实实在在的举措让环境更美、功能更优、生活更方便,生动诠释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行走在如今的小镇,白墙黛瓦与绿树繁花相映,整洁街道上笑语盈盈,一幅宜居宜业宜游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徐徐展开。(王祖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