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园街道:柠檬变“电池” 童趣解锁化学奥秘
来源: 2025-08-04 16:32:55 责编: 王霞

“亮了!我的柠檬让小灯珠亮起来了!”8月1日下午,合肥市蜀山区西园街道社工站的活动室里,8岁的乐乐举着串联起来的柠檬,兴奋地跳起来。当天,社工站开展“水果里的电力魔法”科学小课堂,20名小朋友亲手制作柠檬电池,在酸甜果香中探索化学与电学的奇妙联系,让科学启蒙变得生动有趣。

image.png

活动从“舌尖上的科学”导入。社工端出一盘新鲜柠檬,让孩子们摸一摸、闻一闻:“这酸酸的水果里,藏着能发电的秘密哦。”当看到社工拿出锌片、铜片和微型灯珠时,孩子们好奇地猜测:“难道要把柠檬变成手电筒?”

实验环节,社工一步步示范操作:将柠檬轻轻按压出汁(但不捏破果皮),把锌片和铜片间隔2厘米插入柠檬,再用导线将多个柠檬串联起来,最后连接灯珠正负极。“就像给柠檬搭座‘电力桥’,让电子顺着导线跑起来。”社工用“小人排队过河”打比方,解释原电池原理。

孩子们迫不及待动手尝试。6岁的朵朵力气小,社工就帮她按住柠檬;10岁的小宇为了让灯更亮,试着串联了3个柠檬,当灯珠发出微弱却坚定的光芒时,他立刻拉来小伙伴分享:“你看,我的‘柠檬电站’更厉害!”有小组的灯珠没亮,社工引导他们检查:“是不是导线没夹紧?铜片和锌片是不是挨太近了?”在反复调试中,孩子们渐渐明白“接触不良会断电”的道理。

实验后,社工用动画演示电子在柠檬汁(电解液)中“奔跑”的过程:“锌片和铜片就像两个车站,柠檬汁是铁轨,电子跑起来就产生了电。”孩子们还发现,用苹果、土豆代替柠檬也能发电,只是亮度不同,“原来很多水果都是‘隐形电池’!”

image.png

活动最后,孩子们领到“科学小侦探”证书和自己的实验套装。“孩子回家后非要用橙子再试一次,说要做个‘水果手电筒’。”家长们笑着说。社工站负责人表示,将持续开展“厨房实验室”系列活动,让科学走进日常生活。当孩子们举着还带着柠檬清香的电池装置时,这场小实验早已种下好奇的种子——原来科学不在遥远的实验室,就藏在酸甜的水果里,等着用双手去发现。(刘帆 孙雨静)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