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改变千百年来的传统生产模式,实现山区农业的华丽转身?去年以来,岳西县温泉镇积极招引合作企业、强化科技赋能、培育和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多个“高大上”项目正在重塑山区农业新优势。
“我家就在蔬菜基地附近,在这里上班离家近,有钱挣,还能照应到家。”岳西县温泉镇解放村村民王先兰说,从给蔬菜施肥、浇水到采摘、搬运,基地里有什么活就干什么活,工钱80元一天,一年下来能挣2万多块呢。
王先兰所说的蔬菜基地,就是位于该村的岳西县现代农业蔬菜产业园。7月31日上午,记者走进该产业园,只见园区里各类蔬果长势喜人,生机盎然,几位村民正在大棚内采摘、搬运辣椒。
产业园里最耀眼的板块,当属面积达6048平方米的智能玻璃温室。螺旋管式、A字架式、菠萝柱式、荷兰桶式、花瓣立体式等10多种先进的蔬菜栽培模式,各具特色,科技感满满;水培、雾培、基质培、岩棉栽培、椰糠栽培等无土栽培模式,让人眼前一亮,直呼神奇。
“产业园里建有连栋温室大棚、双层拱棚、玻璃温室和蔬菜分拣中心,配套物联网和水肥一体化系统等设施,致力打造集蔬菜种植、采摘、分拣加工、科普、旅游于一体的现代农业示范园。”蔬菜产业园项目经理姚家俊介绍。
今年5月24日,岳西县现代农业蔬菜产业园正式开园,该项目由岳西县政府和寿光市新盛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投资建设,占地面积230亩,总投资5200万元。
“可年产优质蔬菜2000吨,实现产值1000万元。”温泉镇副镇长刘鑫宇告诉记者,产业园采取“企业+基地+农户”模式,为周边村民提供就业岗位,同时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本着“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的思路,推进岳西现代农业发展。
岳西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全境均处深山中,平均海拔600米,森林覆盖率77.3%,被专家称为“天然花园”“天然氧吧”。温泉镇地处岳西县城北部,距县城6公里,105国道穿境而过,交通便利,是“安徽省优秀旅游乡镇”。
青山连绵、流水潺潺……被青山绿水所包围的温泉镇龙井村,空气格外清新,满眼都是绿色。几位村民在村里的蓝莓基地里忙着采摘蓝莓。
“目前,我们村蓝莓种植面积达到600多亩,其中300亩已进入丰产期,另外300多亩将进行品种改良和种植方式升级。”该村党总支书记汪孟岳介绍,预计今年蓝莓产值约80万元,可为村民带来30多万元的务工收入。
汪孟岳说,蓝莓基地主要种植“灿烂”“顶峰”“蓝美一号”三个优质品种。经过多年发展,现已形成稳定的产销体系,产品主要销往浙江、武汉等地深加工企业和鲜果消费市场。
“品种改良和种植方式升级项目,预计9月底完工。一期占地70亩,总投资600万元,全部采用高端智能温室种植蓝莓,预计年产值可达460万元。”刘鑫宇介绍,9月底从山东或者云南购进蓝莓新品种树苗,到春节期间蓝莓就可上市了。
紧邻龙井村蓝莓基地的岳西番茄港(云上番乡)项目工地,也是一派繁忙景象。多名施工人员正在平整土地,部分区域已开始搭建钢构大棚。
“我们利用龙井村设施农用地300亩,将建设大棚78座,其中75座日光温室、1栋玻璃温室、2座拱棚。7月初动工的,预计12月底完工。项目采用EPC+0模式,一期总投资6000万元。项目投产后,可年产番茄280万斤,产值在4400万元左右。”该工程项目经理吕大鹏介绍,山区的空气、水质极为优良,而且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生产口感更好、品质更优的番茄。
“山区耕地较少,是发展规模种植的劣势,但生态环境很好,这又是发展高端农业的优势。我镇立足生态资源优势,持续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强化科技赋能,不断提升农业标准化、产业化水平,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温泉镇宣传统战委员彭先绪说。
在位于该镇榆树村的岳西县食用菌(褐菇)生产基地一期项目建设现场,记者看到,工人们正在加紧施工,有序推进厂房建设及设备安装。据了解,该项目由安徽省田园美项目投资有限公司和上海恒泽企业发展有限公司共同投资建设,总投资5.04亿元,一期项目投资2.54亿元,二期项目投资2.5亿元。
“项目采用三次发酵培养料蘑菇种植技术,投产运营且达到满产后,平均日产蘑菇44吨,年产约1.6万吨,产值约2.4亿元。其中,一期项目投产后,年产蘑菇4700吨,年销售蘑菇基料1.2万吨,可带动200多人在家门口就业。”彭先绪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