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明光市明光街道张湾村以“红色引擎”激活基层服务活力,通过“组织引领筑根基、专业服务惠民生、多元联动聚合力”的递进式路径,将治理触角延伸至最末梢,让民生服务直抵群众身边,蹚出了一条具有乡土特色的基层治理新路子。
党建引领,把牢志愿服务“方向盘”。将党建贯穿社会工作全过程,以组织建设激活治理效能。织密组织网络,建立“村党组织—网格党小组—党员志愿者”三级联动体系,选拔3名党员和群众骨干担任“网格联络员”,下沉网格收集群众诉求50余条,实现“群众点单、支部派单、党员接单”的闭环服务。依托党群服务中心打造1个“爱心驿站”,设置“党员谈心角”“矛盾调解室”等功能区,接待群众来访,化解邻里纠纷、政策咨询等问题。
精准服务,画好民生服务“同心圆”。聚焦“一事一议”为抓手,以专业化服务破解民生痛点。靶向破解“急难愁盼”,为困难家庭建立“一户一档”,通过链接就业资源、申请医疗救助等措施,帮助10名困境人员实现家门口就业,人均增收1万元。党员志愿者定期为村里 80 岁以上老人提供基础健康服务,联合村医开展季度健康知识讲座,发放简易急救包。开设“四点半课堂”,在暑期组织大学生志愿者为适龄儿童辅导功课。
协同共治,激活社会参与“一池水”。该村以“五社联动”为抓手,推动治理从“政府独奏”变为“多方合唱”。培育本土力量,扶持“党员志愿服务队”等本土社会组织2个,成功调解宅基地纠纷、赡养矛盾等“硬骨头”问题5起。打造“民生窗口”专属渠道,群众线下诉说服务需求、查询进度,受理各类申请30余件,办结时限较之前缩短40%。
下一步,张湾村将继续推动服务项目从“有没有”向“优不优”升级,让每一项服务都精准对接群众期盼,让乡村振兴的底色更暖、成色更足,让基层治理既有“力度”更有“温度”。(孙同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