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下午,由阜阳市委宣传部、阜阳市双拥办、阜阳军分区政治工作处、阜阳市教育局、阜阳市传媒集团主办、阜阳市“未来之星”小记者团承办的“红星照童心”阜阳市“八一”国防教育主题实践活动在阜阳军分区举行。
来自全国国防教育示范校阜阳市清河路第一小学的48名“未来之星”小记者参观军史馆,“沉浸式”接受国防教育强国梦、强军梦深深扎根在孩子们的心中
穿越时空的课堂:致敬英雄
下午3时30分,小记者们走进阜阳军史馆内。
抗美援朝纪念章、坦克射手证明书、锈迹斑斑的军功章、泛黄的历史照片、人民英雄英勇事迹宣传册……在阜阳军分区人员的讲解下,小记者们穿梭于时光长廊,触摸家乡热土上的红色记忆。
每一次驻足凝视,都是对革命先辈牺牲奉献精神的无声致敬。小记者彭修远轻声感叹:“原来英雄就在我们身边!”
两代军人的声音:保家卫国
参观结束后,西藏军区某县人武部上校政治委员张伟和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大二学生张国豪,这对父子为小记者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国防教育课。
“中国好人”、西藏军区某县人武部上校政治委员张伟,常年驻守在条件艰苦、环境恶劣的边防一线,一干就是31年。
“阿里的冬天,气温低至零下40摄氏度,我们的战士在海拔5000米的哨所巡逻,每一步都在挑战生命极限……”这位老兵,用朴实的语言,讲述了边防官兵在“生命禁区”戍边卫国的故事:为抢救被暴风雪围困的牧民,他曾连续48小时徒步搜寻;为保障物资运输,官兵们在冰天雪地中抢修被雪崩阻断的公路……
当看到张伟被紫外线灼伤的手掌时,二年级学生陈沐瑶眼眶泛红:“原来我们的岁月静好,是有人在如此艰苦的地方守护。”
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在校大学生张国豪,则和小记者们讲述了受父亲影响携笔从戎的故事,表示今后会苦练本领、努力学习,为国防事业奉献力量。
跨越代际的“交接”:少年接力
国防教育课结束后,四名少先队员郑重地为张伟、张国豪系上红领巾,当少先队员的队礼与军人的军礼在空中定格,现场响起热烈掌声。
在随后的分享环节,两名小记者代表,结合参观与听课感受,用稚嫩而坚定的声音表达心声。
“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学习边防战士的坚韧精神!”“我长大了也要当军人,守护祖国的每一寸土地!”“军事博物馆里的每一件展品都在提醒我们,和平安宁来之不易。我要努力学习,未来用科技力量为强国梦、强军梦添砖加瓦!”清澈的童声里,涌动着薪火相传的爱国情怀与强国有我的铮铮誓言。
阜阳军分区政治工作处上校主任、阜阳市全民国防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罗健强表示:青少年是全民国防教育的基础。这次主题实践活动,充分利用“八一”这个政治性节日,注重发挥军营、军史场馆等阵地作用,并邀请阜阳籍优秀现役军人作宣讲等,开展形式多样、行之有效的国防教育,值得大力推广和普及。
这堂别开生面的国防教育课,不仅在孩子们的人生中烙下鲜红的国防印记,更进一步提高了学生们的爱国情怀和国防意识。(沈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