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党媒云 | 乡镇融> 殷涧镇
从“不毛之地”到“绿色银行”!殷涧镇蜂糖李亩产千斤,价格稳收益增
来源:赵雪娜 2025-08-04 08:44:10 责编:李伟 许梦源 张文洲

近日,李子迎来了成熟的时节。步入凤阳县殷涧镇河南村梅发凯家庭农场,李子树硕果累累,饱满圆润的李子犹如珍珠般镶嵌在翠绿的树叶之间,空气中弥漫着诱人的果香。农场主梅世发介绍:“我们采用有机种植方式,施用农家肥,人工除草,虽然成本高些,但种出的李子甜度高、果香浓,在市场上特别受欢迎。”果农们以熟练的手法进行采摘、搬运、分拣和装箱,他们的脸上洋溢着丰收带来的喜悦。

品种优选,蜂糖李子“挂满枝”。盛夏时节,山坡上的蜂糖李子挂满枝头,在阳光下闪烁着诱人的光泽。“我们坚持‘品种就是竞争力’的理念,引进优质蜂糖李品种,采用有机种植方式,今年迎来了大丰收。”农场主老梅一边摘果一边介绍。河南村梅发凯种果树近二十年了,经验十分丰富,蜂糖李子是梅场主前些年前往贵州选苗,又在荒山上人工栽种,精心养护,如今也是到了稳定收获的年份。

蜂糖李核小、味浓甜,吃起来清脆爽口,深受人们喜爱。但是由于其坐果率低、对种植环境要求严格,被人们誉为“李中贵族”,因此蜂糖李的价格近年来一直保持一个比较高的价位。“我们种了二十多年果园了,这一片山头都是李子,每亩产量基本上有1000斤,果树长了多年,今年收成好,价格也高,咱们收益也大了。”

勤劳致富,李子变成“摇钱树”。殷涧镇位于凤阳县南部,是山区地带,山上石头多,这片李子园是梅场主一锄头一锄头刨出,开荒整地、打井引水、栽种施肥。“记得第一年栽苗时,我天天蹲在地里观察长势,连做梦都在琢磨怎么防病虫害。如今看着满山挂果的李子树,那些起早贪黑挑水浇灌的日子都值了!”如今,收购商直接到园里拉货,再也不用像以前那样四处找人收购了,果农只要安心种植保证品质。这片曾经的“不毛之地”成了“绿色银行”,这“摇钱树”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是果农用汗水浇灌出来的!

清晨五点的薄雾还未散去,李子树下已铺开一片忙碌的身影。梅场主一家五口戴着草帽、挎着竹筐穿梭在果林间,手指翻飞间,饱满的李子便“扑簌簌”滚进筐里。小孙子踮脚勾住低垂的枝条,突然惊喜地叫起来:“这根枝丫结得比去年多一倍!”阳光穿过叶隙,在堆积的果筐上投下晃动的光斑,老梅媳妇用围裙角擦着汗,眼角笑纹里还沾着晨露。

以销定产,振兴蹚出“新路子”。每周一清早,几个超市的采购清单准时发到手机上,要多少斤、什么规格、哪天送货,写得明明白白。梅场主就按着单子组织人手采摘,果子还带着晨露就装进定制果筐,下午超市的运输车一来直接拉走。“自从和城里几家大超市签了长期订单,咱们的日子越过越有奔头。再也不用像从前那样,眼巴巴等着二道贩子来压价,现在价格稳稳的,收入月月准时的很。”

这订单农业就是好,稳定的订单让农场的种植计划更加科学,家庭农场开春时就根据超市的销售数据,把早熟、晚熟品种安排得妥妥当当。超市采购经理每周都会发来市场需求预测,果农按需采摘,既减少了库存损耗,又保证了果子从枝头到货架不超过24小时,结算时,电子账单自动生成,款项秒到账,再也不用担心拖欠。这种“以销定产”的模式,让小小家庭农场和城市大超市实现了双赢——农民收入稳了,市民的果篮子也更丰富了。(赵雪娜)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