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党媒云 | 乡镇融> 古沛镇
新农人耕耘新农业
来源:罗小曼 2025-07-31 15:46:10 责编:方欢 胡明兵 喻寒松

7月的江淮大地,晨曦微露,36岁的柏祖皓正行走在明光市古沛镇优质水稻示范基地的田埂上,他俯身深入稻田,细细数着水稻的分蘖,低声自语:“苗到不等时,时到不等苗,该烤田了。”

2014年,柏祖皓流转了120亩土地用于种植,却直接亏损三万多元。他总结教训:“土地细碎、老经验种田是症结所在”。 此后五年,他力推规模经营,流转整合土地达3200余亩,全部种植粮食。他深知科技是关键,不仅积极参加各类专业培训,还主动与农技、农机等部门协作,聘请三名高级农艺师当顾问,推广有机肥替代、太阳能杀虫等“减肥减药节水”技术措施。

“目前这1860亩水稻正是争取大穗大粒的关键时期,必须抓紧追施拔节孕穗肥。”柏祖皓指着连片的稻田,指挥着三台植保无人机作业。“这样的水稻每亩追复合肥10公斤,钾肥10公斤,用量一定要精准。”如今,柏祖皓成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拥有大型农机具26台套、植保无人机5台、标准化育秧工厂2座、育秧基地120余亩、日加工能力 100吨的烘干线以及2000平方米,他的农场应用29项新品种新技术,2024年粮食总产近4300吨,还种出了“安徽省优质水稻金奖”品种,并带动周边 150 余户农户亩均增产60公斤。

在满足自身生产需求的同时,柏祖皓始终牢记服务“小农户”、带动“散户”共同致富的责任,积极开展以“土地托管”为内容的农业社会化服务工作。75岁的村民李京将自己的35亩地托管给他,从耕种到收割全流程无忧,一季多收入5000多元。江苏种植大户郑景文也将其承包的700亩地交由他托管,省心当起 “甩手掌柜”。2024 年,柏祖皓托管土地8.3万亩,覆盖全镇6个村83个村民小组,亩均节本增效220元、户均增收超3000元,有效推动了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的衔接。

今年4月,柏祖皓自筹86万元,在全省率先探索无人农场。搭建“古沛镇低空 + 智慧农业社会化服务平台”,建成2个无人机机场,通过传感器和多光谱技术实现3200亩作物的精准管理。“以‘数据驱动生产、智能替代人力’为核心,构建‘1平台+ 3机场+N终端’的智慧农业体系,整合低空遥感、物联网、AI 决策技术,实现农田管理、土地托管全流程数字化。平台基于 GIS 技术,建成后将与明光市数字乡村平台无缝对接,确保数据互联互通。”柏祖皓专业地介绍道,“通过三到五年的内容充实、功能完善,我们的智慧农场将为未来农业生产提供样板。作为新一代农人,我们要把守护粮食安全的责任和使命牢牢担起,带着农民干,帮着农民富,为国家的粮食安全贡献力量。”

望着腾空而起的田间巡航无人机,柏祖皓的眼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柏祖皓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书写着新时代新农人的精彩篇章,他的故事还在继续,他的奋斗脚步从未停歇。(罗小曼)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