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瓜果飘香。在凤阳县殷涧镇的田野上,一个个圆润饱满的西瓜掩映在翠绿的藤叶间。瓜农们忙碌的身影穿梭在田间地头,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今年的西瓜不仅产量高,而且品质优,甜到了大伙儿的心坎里。
走进沙涧村的西瓜种植基地,连片的瓜田郁郁葱葱,成熟的西瓜个头匀称、纹路清晰,随手切开一个,红瓤黑籽,汁水丰盈,咬上一口,甘甜爽口,瞬间驱散了夏日的燥热。
“今年气候适宜,加上科学种植,西瓜长势特别好,亩产比去年增加了近两成!”种植大户吴大叔一边忙着摘瓜,一边乐呵呵地说。他今年是在大棚里种植的西瓜,西瓜上市晚卖上了好价钱,增添了收入。
农技指导助力品质提升,产出了“甜蜜瓜”
近年来,殷涧镇积极推广西瓜标准化种植技术,通过引进优质品种、推广水肥一体化管理和绿色防控措施,西瓜的品质和产量逐年提升。镇农技站的技术员王技术员介绍:“我们指导农户采用有机肥替代化肥,严格控制农药使用种出的西瓜不仅甜度高,而且绿色健康,很受市场欢迎。”殷涧镇依托地理优势,与坐落在凤阳本地的科研院校合作,按西瓜生长时间节点邀请专家在提供先进种植技术的同时,积极推广优质新品种,提高西瓜效益,带动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沙涧村坚持“统一品种、统一育苗、统一销售”的发展模式,从瓜苗繁育、投入品使用、产品采收上市,为农户提供技术指导和跟踪服务,技术支撑力量雄厚。有了技术保障,我们计划明年扩大种植规模。随着技术服务体系的完善,殷涧镇西瓜产业正在实现从“靠天吃饭”到“科技种瓜”的华丽转身。
立体套种助农增收,蹚出了“新路子”
走进沙涧村的西瓜大棚,里面藏着一套“立体密码”,土地玩起“套种术”,展现立体模式里的生态与效益。大棚里,西瓜与青椒、豆角错峰生长,一茬接一茬,树下阴凉正好给瓜藤遮阴,土地从“单干”变“合奏”。“以前一亩地只挣一份钱,现在‘一地多收’!”村支书摸着瓜藤笑,“大棚瓜可以早上市也可以晚上市,这样卖高价,套种瓜省成本护生态,土地利用率翻了一倍!”
这套模式的推广,正是沙涧村的“创新之式”。沙涧村通过30多年传统种植经验,突破单一种植模式,将大棚种植、立体套种写入合作社章程,形成“选种—育苗—套种—管护”四大标准化种植阶段,既保住了老手艺,又蹚出了新路子。
甜蜜产业促振兴,鼓了农民“钱袋子”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也是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和农村繁荣的基础支撑,今年以来,殷涧镇按照特色优势产业部署要求,把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积极调整农业种植结构,优化产业布局,不断提升基础设施水平,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带动乡村全面振兴。
西瓜产业的蓬勃发展,不仅鼓了农民的钱袋子,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活力。沙涧村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扩大西瓜种植规模,规范农户种植技术,让“小西瓜”成为带动群众增收的“甜蜜产业”。为了帮助瓜农拓宽销售渠道,殷涧镇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积极对接商超、电商平台和批发市场,确保瓜熟第一时间销售。“现在不用愁销路,客商直接到地头收购,价格也不错。”瓜农张大姐笑着说。不少农户还通过直播带货,将西瓜卖到了外地,收入比往年增加了不少。(赵雪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