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党媒云 | 乡镇融> 魅力乡镇要闻
“颜值”变“产值”!徽州区杨村乡持续激活“美丽经济”
来源:安徽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记者 冯长福 通讯员 程锡锋 2025-07-29 20:53:36 责编:冯长福 许梦源 张文洲

盛夏时节,万木葱茏。走进徽州区杨村乡梅川村,一幅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映入眼帘:清澈的阮溪河穿村而过,依山而建的徽派民居错落有致,整洁的街巷蜿蜒其间。

杨村乡位于著名旅游胜地黄山脚下,素有“黄山南入口、徽州北大门”之称。近年来,该乡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立足山水人文资源优势,大力建设环境优美、生活甜美、社会和美的新山村,并推动美丽乡村向“美丽经济”跃升。

乡村颜值大提升

“梅川村又名梅村,历史悠久,起于唐、兴盛于明,古时店铺林立、商贾云集,景象繁荣……”在梅川村村口,记者看到,这里以墙绘的形式将村庄历史文化、景观导览、特色产业、知青文化和村规民约等展现出来。

“紧扣绿化、美化、亮化,我村在公路两旁和村庄空地种植梅树1000余株、紫薇和月季50株、迎春花160株等;安装微光LED路灯42盏;打造村口标识、党建广场、文化长廊、观景台、网红吊桥、古树、古井等节点30余处。”梅川村党支部书记谢永琦介绍,中心村旱厕已全面消除,卫生厕所使用率达100%,建成了生活污水处理管网、集中式处理终端和分散式处理设施,中心村生活污水处理率达100%。

“探梅寻香,游川绘石”是梅川村的规划定位。该村对400年以上树龄的黄连木、黄檀和银杏树进行挂牌保护。加大房前屋后整治力度,累计拆除无功能建筑62处;充分利用乡土材质(鹅卵石、老砖、旧瓦等),布局村庄小菜园、小花园、小果园等“五小园”,砌筑鹅卵石特色挡墙600平方米,恢复村中主次道路古石板1600米、沿河生态步道1150米。

美丽乡村入画,文明乡风拂面。梅川村开展了“十星文明户”“梅川好人”“好儿女、好婆媳、好夫妻”“夸夸我的好村庄”等活动,还组建梅川志愿者队伍,开展结对帮扶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留守妇女等志愿者服务活动。

值得一提的是,杨村乡的和美乡村建设以政府投入为主导,同时也吸引了不少在外工作或经商的能人回乡参与和美乡村建设。

家住杨村乡胡川村的王永新,原本在黄山风景区从事专业摄影工作,看到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他决定回乡创业,投入200余万元,将自家祖宅重新改造装修,办起民宿,同时将周边的荒坡地、杂草地进行复垦,种上花卉苗木,再按园林风格进行整体设计,打造了小有名气的网红景点“曲水土楼”。

“景点位于胡川村大坞口,坐北朝南,左有老虎峰,右有狮子峰,前有阮溪河,环境优美……在这里可以吃、可以住、可以玩,享受乡野山村的静心怡然。”王永新说。

杨村乡辖杨村、胡川、梅川、山口、篁村5个行政村。“以前,梅川村基础设施落后,环境杂乱,村庄发展缺乏活力。2019年,乡里投入资金600余万元,在这个村建设和美乡村省级中心村。”杨村乡乡长徐本方告诉记者,截至目前,全乡已建成4个和美乡村省级中心村,同时打造探梅寻川、十里杨村、清秀胡川、“榧”翠山口、故事篁村等特色各具的村庄品牌。

特色产业渐兴旺

建设和美乡村,不仅要提升乡村“颜值”,更要大力发展乡村产业。

杨村乡属于典型的山区农业乡镇,林业资源丰富,以茶叶、香榧、油茶、贡菊、毛竹等种植加工为主导产业,是“安徽香榧之乡”“黄山毛峰之乡”。

“我乡地处神秘的北纬30度,绝佳的生态环境,是优质香榧种植培育的黄金地带,全乡古香榧树林200余亩,其中百年以上树龄的有150余株,树龄最高达800年,2016年荣获‘安徽香榧之乡’称号。”徐本方说。

如今,杨村乡村村都有香榧林,走出了一条“满山香榧绿意浓”的产业振兴之路。山口村蒋村组的香榧苗圃基地占地约10亩,育苗6万余株。根据基地管护需要,每年安排脱贫户十余人开展苗圃管护抚育,年人均增收2000元左右。

2012年杨村乡引进桃源里农林开发有限公司,该公司在山口村桃源流转土地1000余亩,规模化种植香榧,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带动村民参与,免费给村民发放香榧苗,引导村民进行茶园套种,推进合作经营、效益分成。

桃源里农林开发有限公司现已跻身黄山市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行列,桃源里香榧种植专业合作社获得“安徽省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示范社”称号,“桃源里”香榧荣获国家绿色食品A级产品。该公司还积极延伸产业链条,开发香榧咖啡、香榧油、香榧酒等新产品,提升产业附加值。

“在深山里的老家,坐在古树的树荫下,能喝到这么美味、有特色的冰镇香榧咖啡,真是意外之喜。”炎炎夏日,在外地工作、带小孩回山口村老家避暑的谢女士高兴地说。

茶产业一直是杨村乡的传统产业,也是知名产业。俗话说,山越高,茶越好。当地很多茶园在海拔500米以上的山上,一垄垄青翠的茶树常年被云雾笼罩。

“在龙头企业徽州区浮溪人家茶业有限公司带动下,全乡茶叶种植面积达1.2万亩,2024茶产业总产值达到6000余万元,今年有望突破7000万元。”徐本方说。

“美丽经济”添活力

杨村乡立足生态资源优势,盘活乡村闲置资产,积极招商引资,推动美丽乡村向“美丽经济”跃升。

今年3月份,在安庆市做了十几年餐饮且事业有成的林彬彬被“招引”到杨村乡,他注册成立了安徽皖美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开始着手对杨村乡的文旅新业态进行整体运营。

“截至目前,已投资500多万元,干了三件事:重装并运营阮溪˙氧森涧民宿;将梅川村一处闲置的村集体老房子改建为民宿;盘活梅川村一个荒废的老茶厂。”林彬彬告诉记者,这些民宿和茶厂营业后,将带动20多名村民在家门口就业。

依托传统村落文化、水车文化、知青文化、红色文化,梅川村围绕非遗展示、科普研学、红色教育三大主题,通过村企联手,正在全力打造主题民宿、文创空间、星空露营、康养旅居、红色旅游等多元业态集群。

“暑假以来,梅川村一改往日宁静,避暑游、研学游、自驾游的游客一拨接一拨,新增的文旅业态‘梅川非遗氧森谷’成了热门打卡地。”林彬彬说。

“村庄美”助推“产业兴”。近年来,杨村乡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呈现稳步增长的良好态势,2024年5个村的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再创新高,总量达到331.81万元,村均超66万元。

杨村乡党委书记邱雁飞表示,该乡将以和美乡村建设为契机,在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建设、农文旅融合发展等方面持续发力,让广大群众有更多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