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期间,合肥市蜀山区五里墩街道家家景园社区联合林旭幼儿园凤凰城园共同开展了一场名为 “萤火流星” 的科学小实活动。活动室里星光闪烁,正在热闹进行。孩子们在老师的引导下,用小小的双手创造出属于自己的 “星空”,在欢声笑语中感受科学与自然的奇妙联结。
活动开场,老师捧着一本星空绘本走进教室,指尖划过书页上的流星图案:“小朋友们,你们看,这些‘天上的小灯笼’会在夜晚跳舞哦。” 孩子们立刻被绘本里的画面吸引,七嘴八舌地分享起自己对星星的想象。当老师拿出透明水杯、维生素 B2 药片和手电筒时,小家伙们更是踮起脚尖,好奇地盯着这些 “变魔术的道具”。实验环节里,孩子们化身 “小小科学家”。他们先跟着老师学碾药片,把白色的小药片磨成细细的粉末,像撒糖霜一样轻轻抖进水里;再举着手机手电筒从杯底照上去,原本平静的水面突然泛起细碎的光点,随着粉末下沉,光点仿佛拖着尾巴坠落,活脱脱一场迷你流星雨。“老师你看!我的星星在游泳!”“我的流星是绿色的!” 孩子们举着水杯互相展示,清脆的笑声像银铃般洒满教室。“这些会发光的‘星星’,其实是维生素 B2 里的核黄素在帮忙哦。” 老师举起放大镜,让孩子们观察药片粉末在光线下的变化,“就像萤火虫肚子里藏着亮闪闪的秘密,核黄素遇到光也会偷偷发光呢。” 孩子们似懂非懂地点点头,有的还掏出画笔,把刚才看到的 “流星” 画在纸上,给每颗星星都添上了彩色的尾巴。
活动结束时,孩子们把自己的 “流星水杯” 摆在窗台上,阳光透过玻璃,让光点在墙壁上投下晃动的光斑。我们希望用这样的小实验,让科学像彩虹一样看得见、摸得着。让孩子们有这种主动探索的好奇心,就是最珍贵的收获。(方雅妮 季云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