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岳西县五河镇坚持将开门教育的课堂搬到田间地头,全体党员干部主动深入一线,倾听民意、回应“民声”,解决问题、温暖“民心”,切实把作风建设成果转化为惠民实绩。
转移群众赢点赞
“多亏镇村干部指导我们转移,让我家成功躲过这场灾难!”该镇思河村形湾组周某某提起汛期经历,言语间满是感激。
今年6月份,该镇普降暴雨,思河村群众反映屋后存在倒塌风险,镇村干部闻“险”而动,以开门教育中“直面问题、快速响应”的要求为准则,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勘察,迅速组织群众转移。
当得知该户有一老人长期卧床,行动不便时,镇村干部果断决策,想群众所想,立即连夜搭建临时安置板房。
“这个板房很安全,老人也不用转移很远的地方,这样很方便!也很安心!”周某某感激地说。此次成功转移,切实守护了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生动诠释了“群众安全无小事”的责任担当。
设施修复解民忧
“渠道通了,庄稼终于能喝上‘救命水’了!”妙道山村群众看着修复如新的螺丝尖水库渠道,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此前,群众反映水库渠道损坏导致灌溉缺水,村支部当即把“课堂”搬到渠道旁,通过实地走访听诉求、组织专业人员定方案,迅速争取资金修复损毁部分。
如今,清澈的渠水顺流而下,滋润着周边农田。不仅如此,该镇沙岭村老屋组大坝和新庙组山塘也因年久失修,汛期渗漏、旱季蓄水不足等问题一直困扰着当地群众。
得知情况后,镇村两级以开门教育为契机,下沉到村组,先后2次召开“田园夜话”,广泛征集群众对水利设施改造的意见,最终确定“加固大坝+改造溢洪道”方案。
施工中,村民代表全程参与监督,确保工程质量。如今,加固后的大坝稳如磐石,改造后的溢洪道排水通畅,彻底消除了安全隐患,让周边群众再无后顾之忧。
“大坝加固后,汛期不担心塌了,旱季也不愁水了!”沙岭村老屋组群众看着加固后的大坝感慨道。
道路改造连民心
作为改善镇域交通的关键——嬉河路五河镇至国道318段改造工程,群众对此呼声强烈。
沿线群众通过“田园夜话”反映,该段道路通行条件较差,部分道路因多年使用存在破损、坑洼等现象,同时道路相对狭窄,通行不畅,不利于车辆通过及行车安全。
“这条路修好后,去县城能省一半时间!”谈及嬉河路五河镇至国道318段改造工程,沿线群众充满期待。
收到群众建议后,五河镇多方争取,决定实施嬉河路五河镇至国道318段改造工程。同时,在项目谋划推进阶段,镇村干部多次和群众座谈,收集需求建议,优化线路设计方案,让工程方案更贴合民意。
据了解,该工程全长36.9公里,总投资6252.6万元,预计2026年建成通车,届时将彻底打通镇域交通瓶颈,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从地质灾害安置点的灯光,到田间地头流淌的渠水,再到加固如新的大坝和群众翘首以盼的道路,五河镇以开门教育为“钥匙”成功打开了群众的“心门”。
截至目前,全镇累计收集群众意见38条,解决急难愁盼问题8个,用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切实提升着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王锋 王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