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包河苑菜市场东门口,曾长期被自产自销菜摊占据,行人车辆通行困难。如今,这里变样了!道路通畅,秩序井然,居民和摊贩都露出了舒心笑容。这背后,正是合肥市包河城管和骆岗街道下足“绣花功夫”,创新“疏堵结合”治理模式,破解城市管理难题的生动实践!
占道成“心病”
东门口长期被流动摊点“占领”,多为周边老人售卖自种蔬菜。虽带来便利,但占道经营导致“路难走、车难行、隐患多”,居民抱怨不断。包河区城管局和辖区街道高度重视,将其列为精细化管理重点攻坚任务,决心既要堵住乱象,更要疏通道路,标本兼治解民忧。
疏堵结合巧破局
“堵”得坚决, 对存在食品安全隐患(如露天售卖肉类)和严重扰序(如活禽交易)的违规摊点,依法联合整治、取缔,守护居民“舌尖安全”和道路通畅。
“疏”得科学, 骆岗街道和城管部门经实地勘察并征求摊贩意见,选定哈尔滨路与山西路交口北侧巷子(连接淝河公园,形成自然客流)作为自产自销疏导区。科学布局下,一侧规范设置50个免费摊位,另一侧保障行人畅通,兼顾经营与通行。此举让菜农告别“游击战”。群众反映:“位置选得好!逛公园顺路买菜,方便又安全!”
长效管理聚合力
建好疏导区是基础,长效管理是关键。骆岗街道城管中队和辖区街道社区及志愿者打出管理“组合拳”:
宣传先行,提前开展多轮宣传告知和现场调查,让摊贩了解新点位及规范。
高峰值守,社区志愿者和“红色小管家”联合城管队员,每日早高峰定岗值守。引导摊贩线内经营、保持整洁,引导居民知晓新点位。同时增划非机动车位,引导规范停车。
日常巡查,城管部门联合包河苑社区加强常态化巡查,严防反弹,确保整治成效长久保持。
路通心顺更安全
“以前门口挤得走不动,电动车都难行,现在路通了,心也顺了,安全多了!”居民们赞不绝口。搬入新疏导区的菜农也倍感踏实:“有了固定的地方,我也安心了!”
这处小小的疏导区,疏通的不仅是道路,更是民心!包河苑菜市场门口的蝶变,是城市精细化管理、践行“疏堵结合”治理理念的成功实践,为城市管理提升提供了“骆岗样板”!据包河区城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包河城管在全区联合街道社区共设置规范摊群点47处,让城市“烟火气”更添“文明味”。(王东莉 刘建 毛娴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