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蜀山区三里庵街道竹荫里社区,拥有89栋居民楼、4862户居民,老年人口多、学龄孩子多、老旧小区多。如今,社区已经焕然一新,竹荫里社区持续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通过党建引领、多方参与、环境整治、服务创新等一系列举措,将城市管理的“最后一公里”变为“最美一公里”。
党建引领,构建四级组织体系
竹荫里社区党委以城市精细化管理为抓手,构建“社区党委—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户”四级组织体系,实现居民小区党组织全覆盖。按照“一小区一党组织”原则,组建8个小区党组织,设立46个楼栋党小组,形成“小区党建指导员 党支部书记 红色小管家”的治理链条。社区延续“行走的议事厅”模式,把居民议事会搬到小巷里、广场上,通过“居民下单、党支部接单、党委评单”方式,解决居民急难愁盼问题。仅2025年以来,社区就收集并解决楼道垃圾、停车位、非机动车充电桩增设等35项意见与建议。
今年5月,社区接到居民反映某小区楼道内堆放大量杂物,影响通行。社区党委迅速启动“行走的议事厅”,组织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和红色小管家实地查看,召开现场议事会。经过多方协商,决定由社区带头组织清理,并引导居民将闲置物品捐赠给有需要的困难家庭,既解决了问题,又增进了邻里关系。
环境整治,提升社区颜值
社区党委将环境整治作为精细化治理的重要抓手,组织工作人员、居民志愿者及物业人员开展集中清理行动,对背街小巷和楼道垃圾进行“深度保洁”,同时向居民宣传环境保护知识,引导居民养成良好生活习惯。“最近,社区开展了9次夏季小区清洁共建行动,清理居民楼和公共区域堆积的杂物。”社区相关负责人小沈表示,将持续加强日常巡查和管理,让居民切实感受到环境改善带来的幸福感,也让居民自觉参与到小区卫生清洁行动中来。
社区定期开展“环境提升”活动,每月组织一次大规模的环境卫生整治。连日来,社区联合物业公司、志愿者和居民,对老旧小区的公共区域进行全面清理,清理垃圾达10余车。同时,社区还设立“环保监督岗”,由居民志愿者担任监督员,每日巡查社区环境,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此外,社区还引入专业绿化养护团队,对公共绿化区域进行定期修剪和养护,提升社区整体绿化水平。
规范秩序,优化公共空间
流动摊贩治理一直是城市管理的难点。竹荫里社区对龙河路沿线流动摊贩开展集中整治,坚持疏堵结合原则,劝阻、劝离摊贩,引导其到规定场所经营,整治临街商铺出店占道经营行为,督促商家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社区工作人员注重宣传教育,让摊贩了解随意设点对环境卫生的影响,并不定期进行突击检查,确保流动摊贩占道经营现象不“回潮”。
同时,社区联合城建办等部门,建立“网格化巡查机制”,将社区划分为8个大网格,每个网格配备专人负责日常巡查。7月上旬,社区在巡查中发现一处违规摊点,工作人员立即上前劝阻,并引导摊主到指定区域经营。通过持续治理,龙河路沿线的流动摊贩占道经营现象得到有效遏制,街道秩序明显改善。
服务创新,温暖居民生活
竹荫里社区创新打造“七彩服务帮万家”体系,累计开展志愿服务600余次,解决小区绿化杂乱、文明养犬、空巢老人照料等问题。社区把阵地建到居民“家门口”,建设小区党群服务站3处,开展法律咨询、书法比赛、党史讲座等活动40余场。暑期高温来袭,社区为外卖、快递小哥、环卫工人送去爱心“清凉包”并提供休憩寄存、饮水充电等便利服务。
社区每月定期开展“敬老服务日”活动,组织志愿者为社区内的空巢老人提供上门服务,包括健康体检、生活照料、心理慰藉等。依托“睦邻”之约,社区志愿者为一位独居老人送去生活物资,并帮助其清理家中杂物,老人感动不已。此外,社区面对青少年群体开展“校家社协同育人”活动,邀请专业教师为孩子们提供绘画、书法、手工等兴趣课程,丰富孩子们的假期生活。针对困难家庭,通过“一对一帮扶”机制,为困难家庭提供就业指导、技能培训等服务,帮助他们改善生活条件。
未来,竹荫里社区将继续以城市精细化管理为抓手,常态化开展环境卫生整治,让居民切实感受到社区环境改善带来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从垃圾清理到绿化修剪,从纠纷调解到秩序规范,竹荫里社区的精细化治理如绣花般细致,正用一针一线的耐心,织就居民幸福生活的新图景。(殷之翎 陈正 孙雨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