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河汉界里藏着大学问!”9岁的肖奕博攥着象棋子,盯着棋盘上的“马”迟迟不落子——这是7月17日阜阳市颍东区插花镇前于居象棋公益课上,孩子们出现的专注模样。谁能想到,曾经连象棋规则都分不清的乡村娃,如今正跟着专业老师琢磨“隔山打牛”的妙趣?
这堂特殊的象棋课,是继无人机、非遗剪纸后的又一创新尝试。作为“微光行动”的重要载体,这个扎根乡村的暑期公益课堂,正用棋盘当桥梁,让传统文化与思维训练撞出火花。“以前村里娃哪见过专业象棋教练?”于营小学校长于海坦言,课程刚开始时,不少孩子连“象走田、马走日”都记混。可如今,木质棋盘前,围满了踮脚围观的小脑袋。阜阳象棋协会副秘书长王腾的趣味讲解里,“炮”成了“会跳的小坦克”,“兵”成了“过河就长大的勇士”,孩子们边笑边记,棋盘上的每一步都成了思维的“练兵场”。
“微光学堂”暑期公益班由安徽省体育局驻前于居工作队、阜阳师范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及安徽体彩阜阳分中心联合打造,专为于营小学40名留守儿童定制了“科技+文化+体育”暑期成长计划。通过引入高校智力资源、搭建科技实践平台,推动帮扶从“资金支持”向“能力建设”升级。此前,公益班已陆续开设编程、无人机、机器人等前沿科技课程,以及剪纸、书法、篮球等特色课程,为乡村孩子打开了通往新世界的大门。
为何在科技课之外加设象棋课?这背后是对乡村教育多元发展的考量:用科技打破城乡壁垒,带孩子们触摸前沿;以传统文化浸润心灵,埋下文化认同的种子。无人机展现科技魅力,象棋传递古老智慧,共同滋养着乡村孩子的成长。(翟永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