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开展以来,厕所革命作为改善民生的“关键小事”,一直是枞阳县金社镇人大关注的重点。近日,该镇人大组织20余名各级人大代表成立专项监督小组,深入各村组一线,当好改厕工作的“宣传员”“监督员”和“服务员”,推动这项民生工程落地见效。
走村入户当“宣传员”,解开群众“心疙瘩”。“以前总觉得老厕所用惯了,改不改无所谓,多亏杨代表多次来家里讲政策、算明白账,我才下决心改!”谈起改厕初衷,云岭村村民老陈坦言。起初,部分村民对改厕工作存在顾虑,担心投入大、不实用,甚至觉得“没必要折腾”。针对这一情况,人大代表们主动“敲门”,挨家挨户宣传改厕政策。他们带着改厕前后的对比照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卫生厕所对健康的好处、政府的补贴标准,还邀请已完成改造的村民“现身说法”。代表们还结合各村实际,听取群众对改厕样式、施工细节的意见,让方案更贴合村民需求,慢慢解开了大家的“思想疙瘩”。
紧盯进度当“监督员”,确保工程“高质量”。为确保改厕质量,代表们坚持“全程跟踪”:从前期选址、材料采购,到中期施工,再到后期验收,每一个环节都留下他们的身影。针对部分村出现的施工标准不统一、进度滞后等问题,代表们及时召开座谈会,督促村委会和施工方制定整改方案;对行动迟缓的村,通过“回头看”“现场督”等方式倒逼进度,让群众改得放心、用得舒心。
贴心服务当“服务员”,解决群众“急难愁”。在改厕过程中,代表们始终把群众需求放在首位。针对孤寡老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主动协调施工队提供“定制服务”;对部分村民因农活繁忙没时间监工的情况,代表们轮流帮忙“盯现场”;工程结束后,还联合村干部建立“售后”台账,对出现的管道漏水、洁具故障等问题,第一时间联系维修人员上门处理。如今,走进金社镇的村落,昔日的“脏乱差”厕所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整洁卫生的新厕所,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厕所虽小,连着民生,关乎文明。”金社镇人大主席表示,下一步,镇人大将继续发挥代表作用,持续跟踪改厕后续管护情况,让“小厕所”真正成为提升群众幸福感的“大民生”,为乡村振兴添上亮丽一笔。(王元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