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上午,凤阳县殷涧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邀请辖区50余名青少年儿童到文化站参加“非遗小课堂,趣学洪武棍”活动。洪武棍传承人李权现场教学,让孩子们近距离感受洪武棍的独特魅力。
“洪武棍起源于明朝初期,相传朱元璋在濠州(今凤阳)起义时,当地百姓为了支持义军,用洪武棍表演来鼓舞士气、庆祝胜利。”活动伊始,李权讲述了洪武棍与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渊源。
随后,他又将洪武棍的动作特点、表演形式、文化价值、社会价值等向孩子们娓娓道来。讲到动作特点时,他形容洪武棍的棍法刚劲有力,动作行云流水,具有很强的节奏感和韵律感;谈及文化价值,他强调这可不仅仅是一套棍法,里面藏着先辈的智慧和勇气,是殷涧镇珍贵的文化宝贝;论及社会价值,他表示如今洪武棍不仅是一种技艺传承,还能丰富大家的文化生活,增强凝聚力。
理论讲解过后,便是令人期待的实操环节。“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李权和搭档化身老师,亲自示范洪武棍的基本招式,无论是流行歌曲、儿歌、古诗,皆可通过敲击实现配乐。老师们的动作刚劲中带着节奏感,每一次敲击都精准落在韵律点上,当洪武棍清脆悦耳的声音在活动室响起,小朋友们也跟着欢呼雀跃起来。
“之前就听说过洪武棍,但一直没见识过,今天才亲眼看到,真是太有趣了!”孩子们不时发出赞叹,全部跃跃欲试,都想上台亲自领略下洪武棍 “武” 出旋律的奇妙。
示范结束后,老师笑着邀请小朋友们上台体验。孩子们按捺不住心中的兴奋,纷纷举起小手走到台上。他们手里拿着老师特意准备的“小号洪武棍”,学着老师的样子比划起来,有的试着敲击出简单的节奏,有的模仿着刚劲的招式。
孩子们一开始动作生疏,握棍的小手也不知如何用力。但在老师们耐心地指导下,他们逐渐找到感觉,动作也越来越流畅。经过十几分钟的练习,孩子们两两搭配,整个活动室充满了木棍碰撞的清脆声音和孩子们的朗朗笑声。(周小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