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上午9时许,家住合肥市蜀山区稻香村街道辖区的一对小夫妻吵吵闹闹地突然“造访”稻香村司法所,态度强烈请求司法所能够开展调解,以让双方达成离婚协议。
主动破冰解怨气
受案后,经过沟通核实了解到,夫妻二人已经结婚十余年,育有一女,男方工作养家,女方在家带娃,女方表示男方在家长期无主见,又因不会协调婆媳关系,长期积累矛盾导致女方产生了离婚的念头,今天早上,双方又因鸡毛蒜皮小事一言不合,气冲冲地跑进司法所请示调解离婚。调解员研判后发现他们婚姻状况还好,双方并无实质性矛盾,感情并未彻底破裂,提出离婚也只是一时冲动,还有和好可能。随即主动搭建桥梁,让双方抒发心情郁结。“他是软耳朵根子,整天就知道听他父母亲的话,根本不从小家庭考虑,遇事也不和我商量,我不想和他过了......”当调解员引导双方沟通时,女方将委屈多年的情绪一下子宣泄出来。
瞄准关键化心结
了解到矛盾症结后,调解员背对背搬出了“情感账本”,从公平公正合理的立场逐一剖析双方常年的付出,以及男女双方在婚姻里的不足,引导双方互谅互让、互相包容、互相尊重,“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经过调解员耐心累到的“法理情”疏导指引、苦口婆心,男方终于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和错误,表态以后会主动承担家庭责任,多照顾女方感受,多用心用情考虑照顾“小家庭”的生活,做好婆媳关系的“润滑剂”“减压阀”。女方也认识到男方的不容易,考虑男方无实质性的毛病和“硬伤”,表示愿意再给男方一次改过机会,在司法所“一纸协议”见证下,双方“事心”双解、和好如初。
爱心护“未”促成长
在双方打开心结之后,调解员又从未成年人教育离不开父母入手,深入剖析《家庭教育促进法》相关内容,引导双方认识到父母在孩子教育中的重要地位,父母应当给孩子创建一个健康良好的成长环境和温馨和睦的家庭氛围,当好孩子“启蒙老师”,培养孩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还孩子一个“完整的家”。经过近两小时的温情调解与悉心疏导,双方从愁容满面到笑逐颜开,最终主动放弃了离婚诉求,携手回家、重归于好。
这场“婚姻保卫战”的背后,是基层人民调解员“法理情”交融的智慧与坚持,是法治为民的真实写照。“离婚调解不是简单劝和,而是帮当事人厘清内心、摆正位置、剖析利害,通过情感疏导+法律解释+家庭关系重建三步曲,让法律条文化作修复裂痕的针线,让亲情形成家庭关系的绒带,为冲动离婚按下暂停键,更让濒危婚姻实现破镜重圆。”司法所负责人如此说道。
近年来,稻香村街道司法所坚持和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抓早抓小抓苗头,多措并举,多管齐下,谱写出“大事不出街道、小事不出社区、矛盾不上交、服务不缺位、平安不出事”的社会治理“稻香实践”。(李青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