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党媒云 | 乡镇融> 大新镇
安徽理工大学实践团深入张楼村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来源:叶东东 2025-07-17 08:34:26 责编:谷京荣 胡明兵 喻寒松

2025年7月,安徽理工大学力学与光电物理学院“积分引领,乡村振兴”实践团走进阜阳市太和县大新镇张楼村,开展为期一周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团以“青春实践赋能乡村振兴,校地同心共绘张楼新篇”为主题,聚焦乡村治理创新、特色产业发展与爱国主义教育,通过党建引领积分治理、产业调研、文化传承等系列活动,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动能。

党建引领积分治  乡村治理焕新机

张楼村创新推行的“党建+和美积分超市”模式成为本次实践的核心亮点。实践团深入调研发现,该村通过“行为换积分、积分兑奖励”的机制,将环境整治、志愿服务、移风易俗等村务细化为可量化的评价指标。村民可通过参与环境整治、协助调解纠纷、维护公共设施等行为累积积分,兑换生活用品。“以前觉得村务是干部的事,现在积分让每件事都和自己挂钩!”张楼村村民吴道荣展示着刚兑换的大米笑道。实践团针对线上操作流程复杂,老年人操作不便的问题,提出“线下发卡记录+线上系统管理”的线上线下双轨制优化方案,进一步激发参与热情。村党委书记王小雷表示:“积分制让‘要我参与’变成‘我要参与’,村容村貌和邻里关系都明显改善。”

特色产业助增收 小黄鸭“游”出致富路

实践团实地探访张楼村小黄鸭孔雀鱼养殖场,见证特色产业如何撬动乡村振兴。养殖场内,2000余口水族缸整齐排列,五彩斑斓的孔雀鱼在恒温水中畅游。负责人王鑫介绍,2019年返乡创业以来,通过“高端精品鱼培育+线上线下融合销售”模式,年营收突破100万元,带动30余名村民就业。“我负责鱼苗喂养和缸体清洁,每月收入3000元,还能照顾家里!”村民王希边换水边说。

   铭记历史担使命 剪纸寄情育新人

7月7日,实践团在张楼村开展“铭记七七事变,厚植爱国情怀”主题教育活动。通过“历史课堂+艺术实践”的形式,为30余名青少年讲述抗战故事,并组织“我的理想”职业规划活动。孩子们在实践团成员的指导下,用剪纸艺术创作出“和平鸽”“五星红旗”等作品,在动手实践中感悟传统文化魅力。活动中团队成员鼓励孩子们思考未来,通过写下理想职业,明确奋斗目标。“我的梦想是当老师,像实践团的哥哥姐姐一样帮助其他小朋友!”小学生吴雨诺在心愿黑板上写道。

 校地共绘新蓝图 青春力量续华章

一周的实践中,实践团形成《张楼村积分治理优化方案》《党建引领下的积分治理机制调研报告》等成果,并与村“两委”达成共建协议,计划定期开展工作交流、文化下乡等活动。团队指导老师刘修影表示:“学生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同时,也收获了成长。未来我们将持续深化校地合作,让更多青春力量投身乡村振兴。

从积分治理的创新到特色产业的繁荣,从历史教育的传承到校地合作的深化,安徽理工大学实践团以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大新镇张楼村的乡村振兴故事,正因这些青春身影的加入而更加精彩。校地同心,共绘新篇,乡村振兴的画卷上,青春的色彩愈发鲜亮。(叶东东)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