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算把这渠通开了!前阵子堵得呀,水连半步都挪不动,看着地里的稻苗蔫头耷脑,我这心都揪着!”一大早,旌德县孙村镇玉屏村的水稻种植大户方大叔就蹲在灌溉渠边,看着渠里哗哗流淌的清水,开心地笑着。
这渠,是村里最要紧的一条灌溉渠,全长80多米,往年可是能浇透沿岸300多亩庄稼的“救命渠”。可前段时间汛期大水一冲,就彻底变了样——渠里堆满了淤泥,厚的地方能没过膝盖,杂草顺着水流缠成一团,还有从上游冲下来的树枝、石块,把渠道堵得严严实实。眼瞅着秋播的稻子该浇水了,渠里却连个水影都见不着,村民们急得往村里跑。
玉屏村在了解情况后,第二天就安排了一台挖机进行作业。别看这挖机小巧,钻起窄窄的灌溉渠却灵活得很,铲斗一伸一收,就把结块的淤泥“啃”下来,再稳稳地放到渠边。可有些拐角处挖机转不开身,村民们就拿着镰刀、铁锹跟上。张大爷戴着草帽,镰刀挥得飞快,把渠壁上疯长的杂草割得干干净净;年轻小伙们则扛着铁锹,把挖机够不着的碎泥、小石块往外清,汗珠子砸在地上,洇出一小片湿痕。
“你看这挖机,看着小,力气可不小,一上午就清了大半截!”李大爷蹲在渠埂上,看着挖机作业直点头。旁边的张大哥接话:“可不是嘛,咱人多力量大,挖机清大块的,咱拾掇零碎的,配合着来,快得很!”
也就两天功夫,80米长的灌溉渠就清利落了。挖机总共掏出了50吨多淤泥杂物,清完那天,村里特意放了次水试渠,看着清水顺着渠底一路小跑,稳稳当当地流进干裂的稻田,田埂上的人都笑了。
“这渠通了,比啥都强!”李大爷摸了摸刚喝饱水的稻苗,叶子都支棱起来了,“今年这稻子,准能有个好收成!”渠边的风带着水汽吹过来,混着泥土和青草的味儿,闻着都让人心里踏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