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七七事变”是全民族抗战爆发88周年纪念日,为弘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加强青少年的国防教育,传承红色基因,美加印象社区党委与星耀护旗队、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五四爱心学校于7月7日精心策划并举办了“不负韶华 强国有我”红色益加星耀少年军校“七七事变”特别活动。
铭记历史,缅怀英烈。在庄严肃穆的国歌声中,美加印象社区党委与星耀护旗队成员列队于戴安澜烈士墓前,庄重地向民族英烈敬献花篮,挽联上"烈士忠魂千秋在,英雄浩气万古存"的烫金字迹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大学生志愿者手捧白菊缓步走向"海鸥将军"戴安澜的墓碑。少年军校学员们以标准的少年队礼向长眠于此的远征军英雄致意,嘹亮的《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响彻烈士陵墓,稚嫩的童声里满载着薪火相传的信念。星耀护旗队老战士用浑厚嗓音讲述着1942年戴安澜将军率第200师血战同古的悲壮史诗。当讲到"七七事变"那声震惊中外的枪响时,花甲之年的老兵与稚气未脱的军校学员共同挺直脊梁,仿佛跨越时空见证着中华民族最危急的存亡时刻。此刻的静默胜过千言,似乎在诉说:那些用热血浇筑的和平基石,正在新时代的征程上绽放出更加夺目的光芒。
赭山星火,薪火相承 。夏日阳光穿透戴安澜烈士墓前的青松,我们少年军校方阵列队完毕。沿着赭山步道拾级而上,学员们以军姿正步前行。路边的花朵开得正盛,汗珠顺着学员们晒红的脸颊滑落,却无人擦拭,彷拂间又看见那支抗战的英雄部队。抵达中山堂,中山堂外部立柱、装饰和门窗等,展现出其深厚的历史韵味和文化底蕴。展厅部分更是采用较多民国建筑风格轮廓和芜湖近代工业元素,打造一场沉浸式的历史体验空间,让学员们更深入地了解和感受这段珍贵的历史。“中山在芜湖”展陈部分以辛亥革命前的芜湖为背景,通过丰富的图文、影像及实物等资料,全面展示中山先生芜湖之行及日后所著《建国方略》对芜湖工商业发展所起到的指导作用。厅内还放置工业艺术装置。此刻的赭山,已不仅是地理坐标,更是精神坐标——从将军的碧血到总理的蓝图,从滇缅雨林到长江岸线,革命薪火正在新时代少年的足音中铿锵传递。
太平盛世,居安思危。走出中山堂,沿着台阶缓步而下,我们来到隐园国防动员宣传教育馆,该馆占地面积约300平方米,分为序厅、国防动员知识宣传厅、人防知识宣传厅、城市重要战略地位、党建宣誓墙。馆内通过真实的场景体验、AR互动、VR沉浸感受等多种形式进行展示,历史照片与现代化国防模型交相辉映,星耀护旗队现场开展"国防微课堂",结合展馆实物模型给学员们讲解"国防动员体系的平战转换机制",通过案例教学法将抽象概念具象化,如用展柜中的战备应急包演示具体应用场景。沿着展厅徐徐前行,学员们沉浸式感受现代化国防动员事业的发展脉络,让大学生志愿们和少年军校学员们感悟到国防动员不仅是国家安全的战略基石,更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精神钙质,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青年一代更需筑牢总体国家安全观,太平盛世需居安思危,在国防意识觉醒中凝聚起奋进新征程的磅礴力量。
铭记历史,是为了更好地前行;缅怀先烈,是为了汲取前进的力量。今天,我们在"七七事变"88周年之际,沿着戴安澜烈士的足迹,登上赭山之巅,在中山堂感悟"天下为公"的情怀,在国防教育馆筑牢总体国家安全观。从将军血战同古的碧血,到总理"振兴实业"的蓝图;从滇缅雨林的硝烟,到长江岸线的繁华;从少年军校学员坚定的步伐,到青年志愿者传承的信念,革命精神在赭山之巅薪火相承。通过今天的活动让新时代少年,铭记历史,珍惜和平,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贡献青春力量,让"赭山星火"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