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单车作为一种新业态,方便了市民出行。但是,远超实际需求量和道路容纳能力投放,运维不足,少数用户“随骑随停”,挤占了道路资源,带来交通乱象,成为城市管理“顽症”。7月10日,从合肥经开区了解到,该区多措并举强化共享单车管理,既规范停放,又方便市民。
在合肥经开区石门路,该区莲花社区服务中心城市管理部、应急城管局莲花社区执法中队联合辖区交警、交通运输执法、丹霞居委会、尚泽大都会小区物业服务企业对乱停放的共享单车进行整治清理,当场拖移无牌单车46辆。“相关部门将联合执法,常态清理无序投放、超量投放和未悬挂号牌的共享单车。”该区应急城管局负责人说道。
在合肥市宿松路,每隔一段就可见到共享单车停车位,地面被施划了白色的框型线条,框内还有非机动车的标记,虽然简洁但却明了,来往的市民基本能够自觉按照规定取车、还车。在现场,还有单车运维人员值守。该局负责人介绍,为规范停放,城管、交警部门通过多次调研,决定在宿松路两侧施划一批单车停车位。施划原则是不得占压盲道、消防通道、绿化带和市政井盖,不得影响行人正常通行,同步施划非机动车标识,防止和机动车停车位混淆。
目前,该区对辖区单车停车位逐一研判,保留有停车条件、有骑行和停车需求的点位,删除了运维企业自行设置的冗余点位和不合理点位,采用信息化技术建立了共享单车“一张图”,统一编号管理。点位固定后,主管部门和单车企业可以根据大数据分析情况,并做出优化。此外,还可设定预警指标,由系统自动发出运维要求。
据了解,该区还通过实施“点线面”三级管理模式,即对商圈、写字楼等23处短时用车需求大的点位,由运维企业安排人员定点定时管理;对20余条重点道路,每条路确定一家运维企业主管人员担任“路长”,对所有单车实行管理总协调;对6个街道级社区,规定由一家运维企业总负责管理,减少了企业之间的扯皮。城管部门呼吁市民在享受单车带来的便利的同时,能够主动规范停放。(徐丹 赵久阳 邵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