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党媒云 | 乡镇融> 明光街道
滁州学院经管学院“团聚青春·筑梦童行”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持续推进
来源:刘海静 钱安 2025-07-10 14:24:12 责编:李伟 胡明兵 喻寒松

 7月7日,滁州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团聚青春·筑梦童行”大学生暑期志愿服务实践队第二小队奔赴滁州市明光市古沛镇,接力开展暑期志愿服务活动。

7月8日至9日,志愿者们围绕“非遗文化传承、科学实验教学、学业精准辅导”的多元教学模式,为暑托班的孩子们带来了一系列兼具趣味性与知识性的课程,让孩子们在沉浸式体验中收获成长,在实践探索中启迪未来。

 智趣AI,探索新知

7 月 8 日,孩子们在古沛镇小学参加完 “家庭教育大讲堂” 活动后,迎来了首节 “AI智能通识课” 。这堂为小学生设计的 60 分钟互动体验课上,实践队员先展示了手工机器人,孩子们饶有兴趣地与机器人互动,瞬间点燃大家对人工智能的兴趣。接着,实践队员通过科普视频呈现扫地机器人、智能音箱等AI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让小朋友们真切感受到“AI无处不在”。随后,在实践队员的引导下,小朋友们积极参与与AI助手“豆包”展开绘画猜图、语音挑战、故事接龙等趣味游戏,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AI的强大功能与独特魅力。在课程尾声,实践队员向小朋友们科普了AI安全知识,强调“科技向善”的理念,着重讲解了需在家长或老师指导下进行、不能泄露隐私等要点。整堂课以寓教于乐的形式,成功让孩子们走近AI、理解AI,不仅播下了科技探索的种子,更为他们探索智能世界奠定了认知基础。

image.png

戏韵传承,化学奇遇

7月9日的课程以充满活力的非遗文化体验拉开序幕。实践队员带领孩子认真复习了此前学习的预备式和虎扑动作后,正式教授新动作“鹿抵”。一招一式间,孩子们不仅锻炼了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更深刻浸润于传统中医养生智慧之中,让非遗文化在幼小的心灵中生根发芽。短暂休整后,课堂转向神奇的化学世界。主实践队员通过精心制作的PPT和引人入胜的实验视频,向孩子们揭开了化学的奇妙面纱——色彩瞬息的溶液、形态瑰丽多姿的晶体,瞬间抓住了孩子们的注意力。随后的“水中花园”动手环节更是将课堂推向高潮:孩子们将彩色晶体小心翼翼地放入水中,屏息凝神,观察它们在水中逐渐“绽放”出独特形态,从细小的颗粒到宛如花朵的结晶,每一个变化都引来阵阵惊叹。当孩子们举起自己制作的“水中花园”相互展示时,眼中闪烁的光芒,不仅是实验成功的喜悦,更是对科学世界探索无限向往的生动写照。 

image.png

本次“AI智能通识课”与“水中花园”化学实验课,始终贯穿“互动中学习、实践中成长”的理念。这些课程不仅有效培养了孩子们的兴趣爱好,更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他们的观察力、动手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五禽戏的学习则是传统文化传承与体育锻炼有机结合,为孩子们的身心和谐发展与健全人格塑造提供了有力支撑。“团聚青春·筑梦童行”暑托班在古沛镇的持续推进,是其“多远赋能,实践育人”理念的生动诠释。活动既注重青少年的知识根基,更注重其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既扎根于深厚的本土文化土壤,又积极拥抱前沿科技与未来视野。

在接下来的实践中,滁州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志愿队将继续以多元课程为载体,为古沛镇的孩子们搭建更广阔的成长平台,让悦动的青春力量与纯真的童心梦想在这个盛夏碰撞出更多璀璨的火花,为乡村教育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与希望。(刘海静 钱安)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