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党媒云 | 乡镇融> 埇桥新闻
西关街道美庐社区:党建赋能聚合力 协同善治展新颜
来源:冯席席 2025-07-09 14:43:18 责编:代明俊 胡明兵 喻寒松

近年来,宿州市埇桥区西关街道美庐社区以“党建引领、多元共治”破题,开启了一场由内而外、化茧成蝶的社区治理革新实践,书写了老旧小区焕发新生的生动篇章。

 党建领航,铸强治理“主引擎”

高位统筹,织密组织体系。面对困局,西关街道党工委快速响应,成立由党政主要领导挂帅的“秀峰苑小区服务整改提升行动领导小组”。建立“周双例会”机制,街道党工委书记、办事处主任调度,人大工委主任及分管领导一线督战,相关部门、社区协同作战,形成强大组织合力,为攻坚提供坚实保障。

支部扎根,建强战斗堡垒。精准摸排 43名党员(含38名在职党员),于2024年12月18日成功选举产生小区党支部,由社区党总支副书记尹金艳担任书记,配强“头雁”。支部迅速成为凝聚党员、引领治理的“头马”,全程主导业委会、监委会的筹备与选举,确保方向不偏、力量汇聚。

机制创新,破解选举难题。创新探索社区干部+小区党支部书记+业委会主任“一肩挑”模式,业委会人选由党支部提名、把关,推动党组织成员与自治组织成员“双向进入、交叉任职”,业委会党员成员比例达80%。这一机制在后续业委会选举中有效化解了潜在矛盾,实现了党建引领与业主自治的有机统一。

 多元协同,精绘善治“工笔画”

清单管理,靶向破解民生痛点。集结31名街道社区骨干,利用2个晚上(2024年12月4日、5日)高效完成186户全覆盖入户大调查。精心梳理居民诉求与小区资源,形成精准的“需求清单、资源清单、供给清单”三张清单,锁定环境卫生、飞线充电、基础设施不足、维修基金使用等 4大类23项具体问题。实行“挂图作战、销号管理”,明确责任、限时整改。投入10余万元,升级党群服务驿站 ,新建“便民服务小屋”,配置微波炉、热水壶等,解决居民“无处活动”难题。巧用边角空间,打造“常倾亭”,增设石桌石凳,拓展邻里交流空间;聚焦安全顽疾,整治飞线充电,规范电动车停放,修复启用监控系统,筑牢安全防线;对接职能部门,保障水电正常供应与垃圾清运,平稳度过自治过渡期。

温情浸润,共筑睦邻家园。一手抓托底,保障安民心。社区无缝接管基础服务,确保物业真空期水电不断、垃圾日清,处理12345热线15件,切实解决群众诉求。一手抓活动,聚力暖人心。制作大型政策法规宣传展板3块,发放倡议书、公开信广泛动员。联合区妇联开展家庭教育巡讲及心理辅导,携手美年大健康组织公益义诊。春节期间组织走访慰问3次,举办“送万福”活动,以真情服务拉近距离,提升社区归属感。

智慧赋能,打造阳光选举样板。专业的事由专业的人干,引入合肥诺优公司电子投票平台,构建“线上+线下”双轨并行投票体系(电子投票、电话录音投票、纸质选票)。经过严格资格审查和公示程序,于2025年1月22日至25日成功召开业主大会,高票表决通过《业主大会议事规则》《管理规约》,并以差额选举方式,依法、透明、高效地选出 5名业委会成员、3名监委会委员,选举过程公正性、公信力获居民广泛认可。

 蝶变新生,幸福家园“入画来”

系列组合拳的精准发力,让美庐社区秀峰苑实现了旧貌焕新颜。环境之变:卫生死角彻底清除,绿化得到补植维护,公共区域整洁有序,人居环境显著改善。安全之变:电动车停放充电规范有序,梯控安全隐患消除,监控系统有效运行,外来人员管理加强,快递丢失彻底杜绝,居民安全感大幅提升。和谐之变:自小区党支部、业委会、监委会“三驾马车”正式运行以来(2025年1月底后),小区实现了居民“零投诉”的斐然成绩。曾经的问题焦点、民生痛点,如今成为邻里和睦、共建共享的和谐样板。

秀峰苑的成功实践,为破解城市老旧小区治理难题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宝贵经验。

党建引领是“定盘星”:充分发挥街道社区党组织统筹协调、资源整合、监督落实的核心作用,有效破解“九龙治水”困局,确保治理方向正确、推进有力。

支部渠道是“连心桥”:以小区党支部为枢纽,将民生诉求端口下沉到小区党支部,健全诉求和信访矛盾“收集-处置-反馈”闭环机制与“吹哨”响应制度,最大限度做到问题不出小区,让有问题困难找支部、找书记成为必选项。

清单管理是“施工图”:“三张清单”(需求、资源、供给)精准对接民需,“挂图销号”确保问题责任压实、闭环解决,是攻坚克难的关键路径。

群众参与是“源动力”:通过全覆盖入户调研摸清实情,依托丰富活动动员参与,充分尊重和激发居民的“主人翁”意识,是治理可持续的深厚根基。

智治+法治是“双翼”:引入智慧平台(如诺优选举系统)提升效率、保障公正;确保程序合法,扣好选举程序的第一粒扣子和最后一粒扣子;健全制度规范(如议事规则、管理规约、维修基金监管)明晰权责、守护公平,实现科技赋能与制度约束的完美结合。

小切口撬动是“捷径”:从居民最急难愁盼的“小”事入手(如建车棚、修漏水),快速取得可见成效,赢得信任、凝聚共识,为深化治理奠定坚实基础。

美庐社区秀峰苑小区的蝶变新生,是“党建做实就是生产力、做强就是竞争力、做细就是凝聚力”的生动诠释。它证明:只要坚持党建引领、多元共治、精准发力、以民为本,即使是治理“老大难”的老旧小区,也能焕发出共建共治共享的勃勃生机,绘就幸福家园的新画卷。秀峰苑的经验,如同一颗火种,为探索基层治理现代化提供了充满希望的“美庐方案”。(通讯员 冯席席)(安徽日报记者何雪峰推送)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