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推进“法律援助扩面提质”工程,近年来,蒙城县司法局精准对接残疾人多元化法治需求,通过加大服务供给力度、优化服务流程等举措,旨在更好地将法律援助“民生工程”办成“民心工程”,切实提升残疾人法律援助服务效能,更为蒙城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法治保障。
完善法律服务网络。充分发挥实体、网络、热线三大平台的作用,强力打造城乡“半小时”公共法律服务圈,形成覆盖城乡、方便快捷、优质高效的残疾人法律服务网络;另外,该局还通过整合法治资源,集结擅长婚姻家庭、劳动争议、社会保障等领域的法治精英,主动为残疾人群体搭建便捷的法律援助桥梁,切实为他们提供相关方面的“一站式”免费法律咨询和法律援助服务,真正破解基层法律服务“最后一公里”难题。
畅通残疾人绿色服务通道。聚焦法律援助范围,推出“电话预约”“点援制”“延时服务”等便民措施,并为行动不便的残疾人提供上门服务等助残举措,旨在全面畅通残疾人绿色服务通道,切实为残疾人提供专业法律援助服务;同时根据残疾人身心特点,指派善于沟通、了解残疾人心理、维权经验丰富的律师承办残疾人法律援助案件,建立运用常态化的“全程跟踪、旁听庭审、电话回访、质量评估”的监管机制,落实案件反馈制度,努力从根本上维护残疾人的合法权益。今年以来,该局已为残疾人提供法律援助案件11件,挽回经济损失达20余万元。
实施“智慧法援”建设工程。通过强化与残联、民政、工会等相关部门的沟通协作,不断完善法律援助数据对接共享机制,及时将低保人群、残疾人、特困职工等群体全部纳入援助对象大数据库,并实行动态调整、实时更新,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切实解决群众办事难、办事慢、多头跑、来回跑问题。特别针对有法律援助需求的困难群体畅通“绿色通道”,充分运用好信息核查结果,进行评议评估、综合分析研判、审慎甄别,不断提升核查工作效能,努力做到“应援尽援、应援速援、应援优援”,切实推进法律援助扩面提质行动高质量发展。(史宗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