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生保障的画卷中,就业是最生动的底色。蜀山区笔架山街道翠庭园社区紧扣群众需求,以“三公里就业圈”建设为抓手,聚焦高校毕业生、失业人员、退役军人等重点人群,创新服务模式、整合多方资源,让就业服务触手可及,全力书写高质量就业的暖心答卷。
为实现就业服务的精准化,社区建立“线上+线下”双轨摸排机制。线上,通过居民微信群推送电子问卷,依托大数据分析快速掌握重点人群就业意向、技能水平;线下,组织网格员、志愿者开展“敲门行动”,深入居民家中“面对面”沟通,全面摸清辖区重点人群的就业需求和困难,建立“一人一档”动态管理台账。
社区积极搭建供需对接桥梁,拓宽就业渠道。一方面,主动走访辖区企业、商铺,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深入了解企业用工需求,挖掘适合重点人群的就业岗位。同时,定期举办“家门口”的招聘会,邀请餐饮、零售、家政等行业企业入驻,为求职者和用人单位提供“零距离”交流平台。社区充分发挥“三公里就业圈”线上平台优势,实时发布岗位信息、求职动态,通过智能匹配功能,实现岗位需求与求职者信息的精准对接,让居民足不出户就能找到心仪工作。
针对重点人群普遍存在的技能不足问题,社区联合职业培训机构、行业协会,量身定制技能培训课程。为失业人员开设家政服务、电子商务等实用性强、就业前景好的培训项目;为高校毕业生提供职业规划、职场技能提升等课程;为退役军人开展创业指导、技能转型培训。培训采用“理论+实践”相结合的模式,邀请行业专家现场授课,并组织学员到企业实地参观学习,确保培训实效。就业帮扶不仅要“扶上马”,更要“送一程”。社区建立就业跟踪服务机制,对已就业的重点人群定期进行回访,了解其工作环境、薪资待遇、职业发展等情况,及时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对于就业困难人员,持续提供“一对一”帮扶,动态调整帮扶措施,确保就业稳定。同时,积极落实就业创业扶持政策,为符合条件的重点人群申请社保补贴、创业担保贷款等,切实减轻其就业创业负担,增强就业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从“家门口找工作”到“个性化技能提升”,从“精准岗位推送”到“全周期就业服务”,翠庭园社区正以“三公里就业圈”为纽带,将就业服务延伸到群众身边,让重点人群就业有方向、致富有盼头。未来,社区将继续深化服务内涵,创新工作举措,不断提升“三公里就业圈”的服务质量和水平,让更多居民实现“家门口”的高质量就业,绘就更加温暖的民生画卷。(张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