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家少闲月,六月人倍忙。天才蒙蒙亮,祁门县古溪乡谢家村的种植大户谢可彬就在自己的蔬菜种植大棚里拔草劳作,来回穿梭,一派繁忙景象。今年他种植的辣椒、玉米、茄子、西瓜等农作物长势喜人,丰收在望。
曾几何时,这是谢家村汪土村组一片被“遗忘”的流失耕地,如今一片片勃勃生机的良田,一处处热火朝天地复耕,正是该乡用心用情用力开展耕地找回的生动缩影。
如何书写好流失耕地找回后的“下半篇文章”。该乡因地制宜,因地施策,探索出在不流转农户土地经营权的前提下,与种植大户签订租种合同。这一举措成功将闲散、找回的耕地盘活利用起来,实现了多方共赢。
“今年我们耕地找回任务数共135亩,目前已经对5个行政村的图斑进行了把脉问诊”。古溪乡乡长汪林海介绍道,针对这些图斑地块,我们首要任务是找回复垦。利用当前晴好天气,整合上级支持资源与村集体经济力量,组织“新农人”,“种植大户”加速推进“粮田良用”。
近年来,古溪乡主动谋划,靠前站位,组织精干力量深入田间地头对所负责的耕地图斑逐一进行实地核查,摸底图斑情况,全面核算可整改的耕地数量、位置信息等。根据图斑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因地制宜制定耕地恢复方案,确定方案立即进行土地复耕复种,实现整改一处、达标一处、验收一处。
“去年完成耕地恢复及变更调查流失耕地找回85亩,今年在立足实际的基础上朝着更高的找回标准稳步推进。”该乡分管负责人胡雨欧信心满满地说到。
下一步,古溪乡将不断做活土地文章,加大耕地找回力度,加快永农流出整改,加强执法监督力度,持续描绘产业兴旺、生态优美的农业新画卷,真正实现沃土生金。(潘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