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近年来,祁门县祁红乡以党建为引领核心,锚定基层治理现代化目标,通过筑牢组织根基、深化党性教育、优化治理效能三大抓手,把党建引领的无形力量转化为基层治理的实际效能。
党建+网格管理,筑牢治理根基。坚持以提升基层治理效能为目标,将网格化管理作为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重点,持续深化网格化管理机制,精细划分44个微网格,配备3名网格长、44名网格员,充分发挥网格员队伍的前沿哨点作用,凝聚群防群治合力。聚焦主动创稳,常态化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和风险隐患整治工作,对苗头性问题做到早发现、早介入、早处置,切实筑牢基层安全稳定防线。坚持问题导向与需求导向相结合,围绕群众关心的急难愁盼问题,畅通民意反馈渠道,推动党的组织优势、资源力量下沉到网格一线。实现基层治理全流程闭环管理,做到情况在网格掌握、服务在网格开展、问题在网格解决,以精细化、精准化的网格服务,激活基层治理“神经末梢”,推动党建引领与乡村治理深度融合,切实将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和民生福祉。
党建+特色服务,激发治理活力。坚持把强化党建引领作为基层服务提质增效的有效路径,探索实施“党建+特色服务”工作机制,结合文明创建,以爱心帮扶、志愿服务、矛盾调解、为老服务、环境整治等为抓手,深入推进党建工作与治理工作有效融合。特别是聚焦“一老一小”重点人群,依托村级党群服务中心,合理规划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农家书屋等阵地,不断优化党群服务中心功能布局,积极搭建志愿服务平台,开展健康义诊、反邪反诈宣传、理论宣讲等服务,不断优化“一老一小”专业化关爱服务水平,让“夕阳”更红,让“朝阳”更艳。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积极整合各类资源,引导党员干部亮身份、树形象、作表率,开展政策宣传、治安巡逻、环境治理、助老爱幼等服务活动,让“党建红”成为群众生活中最温暖的底色。
党建+多元共治,凝聚治理合力。以党建为引领,积极探索“支部主导、群众参与”的基层治理路径。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由党员带头走访入户,广泛收集群众意见建议,梳理形成“问题清单”。针对清单中的具体问题,组织党员干部、志愿者等多方力量,群策群力、集思广益,制定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确保群众诉求“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让党建成为基层治理的“定盘星”。在治理机制创新上,通过规范“一约四会”,构建“村规民约+积分超市+基层治理”深度融合机制,以积分超市为激励载体,充分激活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内生动力。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常态化开展移风易俗活动,用乡风文明之“魂”引领乡村振兴之“路”,推动形成讲文明、树新风的良好风尚。充分利用广播、微信公众号、微信村组群等宣传渠道,及时发布志愿服务队服务群众的暖心故事、基层治理的创新举措与实际成效,持续提高群众对基层治理工作的知晓度,吸引更多村民主动参与到基层治理实践中来,切实凝聚起共建共治共享的强大合力。(汪苏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