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升基层治理效能,近日,合肥市蜀山区南七街道坚持党建引领,总结提炼“1+3+N”物业矛盾调解工作法,“一核引领、三大要素、多方联动”模式,推动物业矛盾调解工作提质增效,打造回应型小区通过,切实增强居民获得感、幸福感。
一核引领,筑牢治理“主心骨”
街道突出党建核心引领作用,将党建工作与物业治理深度融合,推动治理关口全面前移。通过探索“党建引领物业”赋能机制,提升物业机构参与基层治理的能力水平,构建起“党建引领、行业指导、居民自治、共建共享”的治理新模式。“以前物业和居民沟通有堵点,现在党组织搭起‘连心桥’,物业主动听需求、解难题,居民参与治理的积极性也高了。”某小区党支部书记感慨道。
三大要素,激活治理“新动能”
围绕“分类、引导、快速”三大关键要素,街道精准施策打造“回应型社区”。
分类做——聚焦小区治理标准化,针对不同类型小区“量体裁衣”:对既有住宅小区,督促物业服务规范化;对单位自管小区,督导负责单位服务管理常态化;对老旧小区和回迁小区,完善业主自治管理主体,实现“一类一策”精准治理。
引导做——坚持“需求导向”回应居民关切,将法制宣传教育挺在前面,通过社区讲座、线上普法等形式,增强居民法治观念和维权意识,推动矛盾纠纷从“被动化解”向“主动预防”转变。
快速做——建立“早发现、早疏导、早调处”机制,矛盾纠纷一旦发生,街道、社区、物业三方联动“快介入、快处置”,坚决杜绝推诿扯皮,切实提高问题解决效率。“上周楼道灯坏了,上午反映,下午物业就来修好了!”小区居民王女士对“快速响应”竖起大拇指。
多方联动,凝聚治理“大合力”
街道充分发挥“N方力量”,整合业委会、党员志愿者、法律工作者等多元主体,构建起“党建+物业+居民+社会力量”的共治网络。通过定期召开“物业联席会”“居民议事会”,推动问题共商、资源共享、难题共解,让“小区事”变成“大家事”。
“‘1+3+N’工作法的实践,让我们切实将矛盾化解在基层、问题解决在萌芽。”南七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持续深化党建引领,拓展“N方力量”覆盖面,推动物业矛盾调解工作常态化、长效化,为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格局注入新活力。(徐疆眉 刘亚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