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报时评|从“苏超”之火 看苏州之“平”
来源:毛学农 2025-06-27 12:01:28 责编:王悦

学习科创来到苏州,之余自然聊到“苏超”。自5月10日开赛以来,已经持续“网红”50天的“苏超”,在互联网历史上恐怕绝无仅有,线下仍然可感苏州人对“苏超”的热烈。

正当一边争当“南哥”如火如荼,一边是输得“连一根棍子都不剩”,苏州人在热烈中表现出出乎意料的淡定。按照他们对自己的定位是3个“谁都打不过”之一:南通队开局三连胜后轮空,谁都打不过;常州队5连败0进球,谁都打不过;苏州队“一胜一负三平”合计平手,谁都打不过。

苏州与“平”关联密切。苏州古称平江,现代有平江历史文化街区,是苏州的文化符号;苏州评弹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江南文化代表之一;苏州还有一古城门叫平门,源于此地地势平坦,寓“平安定康”之意。

“苏”州不与“南哥”争锋,却与江“苏”同名。苏州GDP稳居江苏第一,却甘居E位(苏州车牌为“苏E”)。苏州更将“平”的精神融入其文化基因,滋润城市气质。

苏州“平”文化与徽商精神异曲同工:务实稳健、诚信为本、文化赋能,又与徽商开拓性形成互补。

吴文化推崇“温柔敦厚”,苏州人常有“性子平和不争”特质,还有公平正直、平衡智慧,以及甘于平凡却不流于平庸的“平民精神”。苏州历史上作为商业重镇,吸纳徽商、晋商等群体;现代苏州以外向型经济著称,外企与本土文化和谐共存,具有平等包容的城市胸怀。从“苏南模式”的乡镇企业到今日的智能制造,苏州始终平稳发展,经济总量长期居全国前列。苏州平实创新,传统苏绣融入现代设计,纳米产业与古城文化共生,展现“平而不凡”的创造力。

现在,从科创18条到8大工程,从科技招商中心到成果转化机构,从数转智改到科创指数慧……苏州在科技创新中所表现的超前与务实、高端与低调、超越与从容,或许从“苏超”中可以帮助我们体悟到科创的答案。

(毛学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