砖桥村罗院村民组板凳会
几条长凳围坐成圈,拉近的不仅是空间距离,更是心与心的贴近;座座新桥横跨沟渠,连通的不只是出行道路,更是党群干群之间的纽带。在庐江县矾山镇,“板凳会”已成为镇党委政府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生动实践,以“一线为民办实事”书写基层治理的温暖答卷。
汛期来临,矾山镇党委政府组织党员干部走村入户,与村民围坐在一起,听民声、解难题,用实际行动诠释为民初心。东明村洪院组的洪院大桥,曾是村民出行的“心头患”,原桥地势低洼,每到汛期,巴滩河河水便会漫过桥面,阻断交通,村民们过桥时提心吊胆。“以前一到下雨天,这桥根本没法走,老人小孩都不敢出门。”一位村民回忆道。在“板凳会”上,村民们提出了对洪院大桥改造的迫切需求。矾山镇党委政府迅速响应,立即成立“连心桥”工作组,指导东明村两委全力推进大桥建设。目前,施工现场机器轰鸣,工人们正抢抓工期,这座承载着村民期盼的大桥已初具雏形,不久后将横跨巴滩河,畅通村民出行路。
同样因“板凳会”受益的还有砖桥村罗院村民组的村民们。“一下雨,这条路就成了‘河道’。”在“板凳会”上,村民们道出了罗院村民组入口处过水路面的安全隐患。这条关系着3000余名群众日常出行的道路,每逢降雨便积水严重,汛期更是洪水漫灌,威胁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矾山镇党委政府第一时间组织专业人员多次实地勘察,与村民反复研讨,于今年4月14日敲定了科学合理的修桥方案,镇党委政府牵头协调各方资源,迅速推动项目落地。4月16日施工团队进场后,镇党委政府安排专人跟进,多次到现场查看工程进度与质量,及时解决施工难题。如今,一座新桥拔地而起,彻底打通了群众出行的梗阻,曾经的出行“痛点”变成了如今的幸福“通途”。桥梁的修建不仅仅是方便了群众通行,更是为党群干群的心与心之间架起了一座座“连心桥”。
群众翘首以盼桥梁架设成功
从倾听诉求到解决问题,矾山镇党委政府以“板凳会”这种接地气的方式,深入基层一线,不走过场、不搞形式主义,贯彻落实“访企入村”“听意见解难题促发展”等开门教育工作,了解并解决群众最真实的需求和困难。未来,矾山镇将持续推进“板凳会”的常态化,线上线下齐发力,拓宽民意收集渠道。同时,加强民生工程全流程监管,建立问题解决反馈机制,强化干部作风建设,不断提升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让更多民生实事落地生根,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雍赛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