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阜阳市颍泉区宁老庄镇兴隆村紧扣“宁事解”基层治理内涵,秉持“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服务理念,聚焦“一老一小一困”关键群体,构建“1+3+N”服务体系(1个品牌引领、3类群体保障、N项精准服务),织密民生保障网,绘就基层治理幸福画卷。
精准服务托起“夕阳红”幸福晚年。以“宁事解”品牌为指引,兴隆村建立涵盖村干部、网格员、志愿者等群体的多元助老模式,对全村186名高龄、困难、独居老人,实行每月至少2次入户探访。创新设立“银龄服务档案”,动态记录老人健康状况、生活需求等信息,为每位老人量身定制服务清单。截至目前,累计开展健康义诊5场、文化课堂3次、生活代办服务90余次,切实解决老人生活难题。依托传统节日,举办饺子宴、端午送粽等“敬老”活动4场,为46名行动不便老人提供“送饺上门”服务,收集民生需求40余条,办结率达100%。
多维守护点亮“朝阳生”成长之路。围绕“小有所育”目标,兴隆村构建“安全教育+实践拓展”双轮驱动模式。联合公安、消防等部门,常态化开展法制教育、防溺水、交通安全等安全知识讲座3场,覆盖儿童320余人次,未成年人应急处置能力测评达标率提升至95%。在节假日组织参观科技馆、生态园、职业技术学院等实践活动3次,惠及儿童146人,帮助孩子们在实践中拓宽视野、锻炼技能。同时,建立儿童心理健康档案,开展心理辅导活动3场,为儿童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环境。
靶向施策筑牢“困难群”兜底防线。秉持“困有所助、难有所帮”理念,兴隆村创新“政策找人”帮扶机制,组建由村干部、网格员、志愿者组成的帮扶队伍,对全村288户困难家庭开展全覆盖走访。建立困难群众动态监测数据库,通过大数据分析精准识别帮扶对象,实现从“人找政策”到“政策找人”的转变。24年以来,累计落实低保、特困供养等政策213人次,发放救助金9万余元;开发公益性岗位25个,帮助50名困难群众实现就业。通过常态化帮扶机制,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困难群众获得感满意度达100%。(王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