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军营,他是保家卫国的忠诚卫士;回到家乡,他是扎根田野的创业先锋。萧县王寨镇退役军人张硕,用汗水和智慧在15亩大棚里,不仅种出了累累硕果,更种出了一条带动乡邻共同致富的康庄大道。
2015年,张硕怀揣报国志走进军营,2年的淬炼赋予了他坚韧的意志与强烈的责任感。2017年秋,脱下军装的他,没有留恋城市的繁华,毅然选择回到养育他的热土,与父母并肩投身于充满希望的大棚种植事业。从手握钢枪到紧握锄头,转变的是战场,不变的是冲锋的姿态。
创业之初,面对农业技术的空白和市场的不确定性,张硕迎难而上,发扬军人“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的执着精神,如饥似渴地学习种植技术,虚心请教专家,积极参加各类农业培训。从瓜苗的精心培育到棚内温湿度的精准调控,从病虫害的科学防治到市场行情的敏锐把握,他一步一个脚印,硬是将书本知识和实践经验转化为丰硕的产出。
辛勤耕耘终有回报。如今,张硕经营着15亩设施齐全的现代化大棚,西瓜甘甜多汁,豆角青翠鲜嫩,芹菜清香爽脆,花菜饱满紧实……四季轮转,棚内生机盎然。科学的种植管理和市场导向的经营策略,使得大棚平均亩产效益稳定在1万余元,年创收可观,成为当地高效农业的亮眼标杆。
“一人富不算富,乡亲们都过上好日子,才是我这个老兵最大的心愿!”张硕的信念朴素而坚定。他的大棚产业如同一个充满活力的“强磁场”,吸引了村里及周边10余名群众前来务工。从整地育苗到采摘销售,乡亲们在家门口就实现了稳定就业,月月有活干,季季有收入,实实在在增加了经济来源,生活面貌焕然一新。这份“家门口的工作”,托起了乡亲们稳稳的幸福。
从保家卫国的战士到振兴乡村的“新农人”,张硕以军人的担当和智慧,在田野上续写着忠诚与奉献。他的大棚,不仅是绿色农产品的生产基地,更是退役军人投身乡村振兴、服务一方百姓的生动课堂。张硕的故事证明,广袤的农村大地,正是退役军人施展才华、再立新功的广阔舞台。
“脚下的土地,就是我的新战场。” 张硕眺望着郁郁葱葱的大棚,目光坚定。他心中蓝图已绘:未来,将引入更多优质品种,探索生态循环模式,搭建线上销售平台,把这份带着泥土芬芳的“致富经”念得更响,让更多乡亲共享现代农业发展的甜果,让这片倾注深情的土地,持续迸发振兴的蓬勃力量。(通讯员 刘敏)(安徽日报记者何雪峰推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