溯光十三载 同心创未来:合肥市宿松商会以初心之炬照亮价值传承之路
来源: 安徽日报党媒云 2025-06-20 19:29:41 责编: 武鹏

6月19日上午,宿松县锦和酒店17楼人和厅内,一场关乎组织灵魂的对话在盛夏晨光中开启。合肥市宿松商会会长刘罗文携团队核心成员齐聚“溯光十三载,同心创未来”座谈会,在商会跨越十三个年头的历史节点,以刀刃向内的勇气叩问初心,以擘画未来的远见重塑价值。这场没有镁光灯的会议,却映照出一个商会穿越周期、基业长青的精神密码。

溯光:十位发起人与价值观的薪火传承

会议开始,会长刘罗文展开商会尘封的创业史卷轴,回顾了那段凝聚乡情的起点。2012年10月10日,在科大讯飞副总裁徐玉林等十位发起人的联合倡议下,合肥市宿松商会筹备工作正式启动。2013年,在省政府余焰炉、社科院唐先田、合肥市柴学友等乡贤的大力支持下,商会雏形初现。尤为重要的是,在2012年10月13日的第一次发起人会议上,唐先田同志为商会确立了“高雅殿堂、精神家园、发展动力”的十二字科学定位。这精准的定位,如同商会的基因种子,深深植入了组织的血脉。


由此生发并经过实践的淬炼,“合肥宿松人相扶相成、团结协作”这十三字,逐渐成为商会清晰的发展理念和行动核心,引领着成员们共同前行。

十三载并非坦途。刘罗文以惊心动魄的“三坑论”警示同仁:市场浮沉的利益陷阱、政商环境的权力陷阱、至亲羁绊的情感陷阱。“穿越陷阱的唯一路径,是勇气、强硬与无情!”这并非鼓吹冷血,而是对守护共同价值底线的决绝宣言。唐裕南监事长慨叹:“人做一件好事容易,但做十几年好事,不容易!”当450人的规模取代最初发起时的寂寥,唯有坚守源自“高雅殿堂、精神家园、发展动力”定位并践行“相扶相成、团结协作”的理念,方能抵御膨胀带来的组织熵增。

固本:价值观筛子与制度防火墙的双重锻造

“价值观一致的人才能走到一起。”秘书长孟笑廷的开场定调,道破组织存续的天机。面对新会员激增的现状,商会不再仅凭热情接纳。江涛常务副会长直言:“建议对入会尽职调查重点考核人品,因其行为将影响商会外部形象。”这把“价值观筛子”,将入会门槛从资源导向转为品德认同。

为确保商会持续良性发展,合肥市宿松商会以制度筑牢防火墙。刘罗文会长深刻表达财务透明化之必要:“理事须细察秘书处月度明细,才不被流言左右。”他更深刻指出人情化管理的积弊,确立“谁请客谁买单”的铁律,严控会费使用。轮值会长制度则让权力流动起来,激活每位领导者的担当。当吴燕副秘书长推动理事们“28号活动接龙”,当叶林理事感怀“高铁接站、入住水果”的归属感细节,制度的刚性正转化为服务的温度。

同心:代际接力与价值共创的能量场

座谈会上最动人的共振,是两代企业家的薪火相托。60后的江涛常务副会长郑重呼吁:“建议以80后、90后为主力军,我们老一辈要让贤!”周春天理事附议:“必须培养有奉献精神、组织能力强的热血青年!”这并非退场,而是以远见为组织永续发展。

青年一代正以新思维激活价值平台。吴燕副秘书长打破传统聚会模式,以网球、篮球、登山等兴趣社群织就深度链接网:“只有活动深层次链接,才能激活参与感!”叶林理事提出“差异化呈现宿松特产”“统一龙虾采购渠道”等务实建议,将乡愁转化为产业升级动能。 徐德春理事从“自闭”到敢于表达:“跟着会长接触领导虽未变现,但亲历‘相扶相成’,盼商会带小老板成长!”

致远:顾问团传承与精神共同体的升维

面对未来,商会选择以历史锚定价值。刘罗文下达“死命令”:“请秘书处记录创会发起人及历届常务副会长名单!下一步组建顾问群,一个都不能少——传承,首先要传承人!”这绝非形式主义,而是为价值观寻找血肉载体。当发黄的会议纪要、记载着“高雅殿堂、精神家园、发展动力”定位的史料、创始人口述史成为新会员“入会第一课”,这最初的定位与“相扶相成、团结协作”的理念,便有了穿越时空的接力棒。

余加增常务副会长的疾呼更点明价值升维方向:“企业要主动曝光!在当前的大背景下,闭塞等于消亡。”商会不仅是乡谊纽带,更是成员能量增值器——汪劲松副会长分享的“年产值5000万广告版图”,严林副会长提及的“家族口腔门诊传承”,都在印证平台赋能个体的奇迹。

十三载光阴流转,当发起元老的双鬓染上霜色,当青年理事的锋芒照亮会场,合肥市宿松商会完成了一场静默的价值涅槃:从依托乡情的共同体,升维为以“高雅殿堂、精神家园、发展动力”为根,“相扶相成、团结协作”为干,“制度为骨、价值为魂、传承为脉”的精神命运共同体。这场没有龙虾盛宴的座谈会,却端出一席更为珍贵的精神飨宴——它证明:一个组织的伟大,不在于汇聚多少显赫名字,而在于能否将初心淬炼成不熄的火种,让发展理念成为照亮前路的火炬,让每个成员手持火炬,照亮自己,也照亮同路人奔赴的远方。当顾问团的聘书即将递出,合肥市宿松商会的价值星河,正迎来新的光年。 (孟笑廷/文)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