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的下午,合肥市翠庭园小学二(2)班的三尺讲台摇身一变,成了奇幻魔法屋的舞台。胡军妈妈提着装满彩色气球的盒子走进教室时,孩子们的眼睛瞬间亮得像小星星——谁能想到,这些普普通通的长条气球,即将在一双巧手下绽放奇迹。
“看好啦!”随着这句充满神秘感的开场白,胡军妈妈指尖翻飞,细长的气球仿佛被施了魔法。她手腕轻转,银色气球“嗖”地变成竖起长耳朵的白兔;手指灵巧地弯折、缠绕,红蓝色气球交织成寒光凛凛的宝剑;再几个利落的翻折,摇头晃脑的小狗、层层叠叠的玫瑰也接连“诞生”。此起彼伏的惊叹声瞬间席卷教室,孩子们踮着脚尖、伸长脖子,小脑袋跟着气球变换的轨迹左右转动,眼神里全是藏不住的崇拜与好奇。
“我也要学!”在胡军妈妈手把手的指导下,孩子们纷纷化身“小小魔法师”。彩色气球在稚嫩的掌心里“调皮”地乱窜,有的突然挣脱束缚“砰”地弹到天花板,引得全班爆发出欢快的笑声;有的则在反复尝试中,慢慢显出歪歪扭扭却独一无二的模样。有个男孩举着歪脖子“宝剑”满教室跑,像极了凯旋的小英雄;扎马尾的小姑娘把自己的“抽象派”作品搂在怀里,笑得眼睛眯成月牙。此刻的教室,成了充满童趣与创意的欢乐海洋。
“这不仅是一堂手工课,更是一场想象力的冒险。”胡军妈妈擦拭着额头的汗水,笑着说。当放学铃声响起,孩子们攥着自己的作品迟迟不肯离开,嘴里念叨着“回家要教爸爸妈妈变魔术”。这些色彩斑斓的气球,早已超越了玩具本身,它们承载着家校共育的温暖,更将创意与想象的种子,轻轻埋进了每个孩子的心田。(韦文静 代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