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蜀山区三里庵街道竹荫里社区坚持以党建为引领,深入践行“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服务理念,创新探索“睦邻”之约服务模式。近年来,竹荫里社区党委聚焦“一老一小一困”重点群体,通过系统性整合资源、机制化创新服务,将温暖送到居民心坎上,绘就党建引领基层善治、服务直达家门口的幸福图景。
强基固本,党建四级体系筑牢治理根基
竹荫里社区着力构建“社区党委—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户”严密高效的四级组织体系,将党的组织优势深植于居民小区,实现党组织网络全域覆盖、治理触角直抵末梢。创新推行“小区党建指导员+党支部书记+红色小管家”联动治理模式,选聘经验丰富的党建指导员,培育16位居民信赖的“红色小管家”。2025年上半年,该机制已高效响应并解决居民反映的环境卫生、邻里纠纷、设施维修等诉求90余件,推动社区治理迈向精细化、高效化,群众满意度达98.2%。
睦邻聚力,资源整合打造“15分钟幸福圈”
社区党委以“睦邻中心”为核心枢纽,深度整合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社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城市阅读空间、社区卫生服务站等多元功能,成功构建起步行可达、功能完善的“十五分钟优质生活服务圈”。巧妙依托分布在社区各处的“六里六亭”党建微阵地,创新打造“行走的议事厅”协商平台。一年来,社区干部、党员骨干、网格员、居民代表通过“亭院议事”“亭院宣讲”形式开展协商对话、微宣讲等56次,成功化解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矛盾、停车位优化、广场舞扰民等社区治理难题67项,实现“急难愁盼在行走中化解,邻里共识在交流中凝聚”。
精准滴灌,“三色服务”温暖重点群体心坎
竹荫里社区组建橙色助老志愿服务队,为辖区重点群体老人建立健康档案,提供定期探访、健康监测、心理慰藉服务。每季度固定开展“爱心义剪”、“家电义诊”等志愿活动,截至目前,已累计服务老人1800余人次;社区拓展“青色护苗”服务,联合辖区中小学、文化团体,年均开展“科普小课堂”、“非遗传承”、“红色阅读”等特色活动80余场,重点关注困境儿童,建立“一人一档”帮扶机制,链接慈善资源,为困境儿童提供学业资助与关爱陪伴。另外,社区坚持推进“黄色帮困”解急难工作,对辖区低保家庭、残疾人、大病困难户等特殊群体实施动态管理、精准识别。通过“黄色帮困”服务机制,协助办理低保、残疾补贴、医疗救助等政策申请,组织党员结对帮扶,为困难家庭提供就业信息、技能培训等长效支持,有效兜牢民生底线。
机制创新,“四单”“七彩”激活服务新动能
竹荫里社区创新“居民点单、社区派单、党员接单、党委评单”的“四单式”志愿服务闭环机制。近几年,线上线下的“居民需求清单”共收集有效服务需求510项,“党员接单”完成率达95.6%。同时,全力打造“七彩服务帮万家”志愿服务品牌平台,孵化培育包含法律咨询、矛盾调解、家庭教育、应急维修等常态化优质服务项目,社区提供特色化、多元化志愿服务超过300场次,惠及群众近4000人次。接下来,竹荫里社区党委持续深化“党建+睦邻”模式,积极构建党建融合“睦邻”服务体系,在服务精度、机制韧度、参与广度上再下功夫,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感受到党的温暖和社区的温情。(殷之翎 陈正 孙雨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