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约定” 激活学习教育效能 以民生实效提升群众获得感
来源: 2025-06-14 20:09:17 责编: 余红霞

自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合肥高新区永和社区党委紧扣 “学用结合” 主线,以 “小约定” 为切入点,借鉴 “窗帘之约” 治理经验,聚焦 “一老一小一困” 等特殊群体的细微需求,通过志愿服务、精准守护、联动帮扶三大举措,将学习成果转化为破解民生难题的实际行动,推动学习教育走深走实、见行见效。

520da5f07a3b9350a1c4d966fb8e205

 精准摸排筑根基,志愿队伍架起 “连心桥”。社区党委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组织网格员、党员骨干深入小区楼栋,通过入户走访、邻里访谈等方式,精准梳理出 212 名独居老人、高龄老人、空巢老人、残疾人士及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等特殊群体的基本信息与需求清单。同时,以 “党员带头、群众参与” 为原则,发动 14 名社区党员、热心居民组建 1支 “邻里守望” 志愿服务队,通过 “一对一”“多对一” 结对模式,与 6 户独居老人签订包含生活照料、应急协助等内容的服务协议,实现需求与服务的精准对接。

 “幸福印” 里藏温度,每日盖章织密 “守护网”。依托长宁中心党委 “幸福印” 服务机制,志愿者与服务对象在其家门口张贴定制化 “幸福印” 打卡板,服务对象每日清晨出门时自主盖章,志愿者则在上午 8 点、下午 3 点定点上门巡查补盖。这种 “双向打卡” 模式如同隐形的 “安全哨”,既能通过印章痕迹实时掌握独居老人是否正常活动,又能在未按时盖章时触发志愿者上门探视机制,已成功处置 1起老人突发身体不适的应急事件,让 “小印章” 成为守护独居老人的 “大保障”。

b02bd3bab17f30914b9ea34f4b687c4

“号码百事通” 贴家门,联动服务打通 “最后一米”。为构建 “全天候、无缝隙” 帮扶网络,社区定制 “号码百事通” 联系卡,将小区党组织书记、红色小管家、志愿者、物业客服、供水供电抢修等 12 类联系方式张贴在服务对象客厅、卧室等醒目位置。通过建立 “一对多” 联动机制,服务对象可直接拨打对应电话寻求帮助,后台同步启动 “接单 - 派单 - 回访” 闭环流程。例如,独居老人骆爷爷曾通过卡片联系红色小管家解决家中客厅灯泡不亮问题,从报修到维修完成仅用 1小时,真正实现 “遇困一键呼,服务马上到”。

截至目前,永和社区通过 “小约定” 系列举措已累计解决服务对象难题3件,慰问帮扶6人,满意度达 100%。下一步永和社区党委将持续拓展 “约定” 场景,将学习教育成效转化为更多可感知、可触摸的民生成果,让治理温度浸润辖区每一个角落。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