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保障辖区内退役军人及家属的财产安全,提升其识骗、防骗、拒骗能力,有效防范电信网络诈骗风险,合肥市蜀山区稻香村街道金寨南路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精心组织、精准发力,自6月起深入开展了“守护老兵钱袋子,筑牢反诈防火墙”专项行动,用心用情守护好老兵的“养老钱”、“血汗钱”。
一、精准聚焦,靶向发力,织密重点群体“防护网”
服务站深刻认识到,退役军人,尤其是中老年、独居或信息获取渠道相对单一的老兵,是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高风险受害群体。诈骗分子常利用政策信息不对称以及对晚年生活的关切,实施诸如“冒充军警发放补贴”、“荣誉金诈骗”、“养老项目投资骗局”、“冒充战友借钱”等精准诈骗。服务站将反诈宣传的“靶心”牢牢锁定在本社区全体退役军人及其家属身上,特别是高龄、独居等重点人群,确保宣传资源精准投放、防护措施精准到位。
二、阵地前移,多元渗透,打造立体宣传“主阵地”
服务站充分利用自身作为服务老兵“桥头堡”的优势,将服务大厅打造成反诈宣传的坚实阵地:
“看得见”的宣传:在入口、等候区、办事窗口等显著位置张贴主题海报、悬挂警示标语、摆放图文并茂的宣传展板,电子屏滚动播放防诈口诀和典型案例警示片,营造浓厚氛围。
“听得进”的宣讲:定期举办“老兵反诈课堂”,邀请辖区派出所民警、反诈专家、银行工作人员进行专题授课。讲座内容紧密结合本地真实案例,深度剖析针对退役军人的高发骗局手法,传授个人信息保护、安全转账核实等实用技能。课堂上设置互动问答、情景模拟环节,让防诈知识入脑入心。目前已举办2场,覆盖老兵及家属60余人次。
“送上门”的关怀:服务站联合社区网格员、志愿者组成“反诈关爱小分队”,对行动不便、独居或曾遭遇诈骗风险的重点老兵进行入户走访。进行“一对一”、“面对面”的耐心讲解,提醒他们“不轻信、不透露、不转账”,遇事多与家人商量或第一时间联系服务站求助。
自专项行动开展以来,服务站已发放各类宣传资料100余份,覆盖辖区内退役军人及家属100余人,有效提升了老兵群体的防诈“免疫力”。服务站站长表示:“守护好老兵的钱袋子,就是守护他们的晚年幸福和尊严。反诈宣传不是一阵风,而是服务站必须长期坚持的,我们将持续创新宣传形式,深化联动机制,将反诈知识融入日常服务的点点滴滴,真正为老兵们筑牢一道坚固的反诈‘防火墙’,让他们安享幸福、祥和的晚年生活。”(杜晓芳 刘亚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