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党媒云 | 乡镇融> 旌德新闻
从意外致残到创业先锋,旌德县农民闯出致富新天地
来源:记者 央宗 通讯员 俞沐 2025-05-30 14:37:31 责编:实习编辑 李子彦 许雅婷 张文洲

“滋滋——”菜籽油沸腾的声响里,旌德县俞村镇的袁志财左手持长勺打捞油沫,残疾的右手随着动作轻晃。这间运转5年的“老袁”油菜作坊,始于他2020年“不想贱卖菜籽”的念头,现如今日产50斤纯菜油。他用17年时间证明:土地不仅生长作物,更孕育着打破命运枷锁的可能。

2008年,一场意外让袁志财的右手因粉碎性骨折落下肢体3级残疾,开三轮车的生计戛然而止。但17年后的今天,这位山村的汉子却在山林田埂间闯出了一片天地——百余亩香榧、山核桃、茶叶、油菜、水稻田绘就四季农耕图,年入20万元的创业故事,成为当地残疾人自力更生的鲜活样本。

事故后的第5年,袁志财走进荒山野岭。“右手使不上劲,就练左手挖坑、培土。”2013年,他咬牙承包下30亩荒山试种香榧,白天背着树苗在陡坡上攀爬,夜晚研究种植技术到凌晨。如今,首批香榧树已进入盛果期,直径15厘米的树干见证着12年的坚守,香榧种植也发展到了120亩。

2020年,袁志财瞄上粮食种植,“别人嫌麻烦的低洼田,我改造成高产田。”他自学土壤改良技术,将40亩荒滩变为稳产稻田,2024年又试种56亩油菜,实现“稻油轮作”,盘活土地资源,水稻与油菜交替种植实现“一季双收”,亩均增收超千元。

“老袁插秧比机器还齐整!”村民们口中的“田秀才”,如今成了村里的技术顾问。他牵头成立的恒瑞家庭林场吸纳3名村民就业,免费传授香榧嫁接技术,带领10余户农户发展林下经济。“2025年春耕季,政府给我申请了残疾人个人创业扶持资金补助,我得把这份恩情传给更多人。”

夕阳下,袁志财的身影与金黄的油菜田叠成乡村振兴的剪影,正如他常说的:“手残了,但脑子不能闲,土地不会辜负肯弯腰的人。”这抹在阡陌间闪耀的创业之光,正成为乡村振兴画卷中最动人的注脚。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