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粽叶飘香遇上南腔北调,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5月27日,合肥经开区莲花中心星海社区“老排场”志愿队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微创投项目“星星相夕”,精心策划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方言话端午”活动。来自天南地北的漂族老人欢聚一堂,用乡音解乡愁,以游戏促交融,在经开区共庆端午佳节,找回记忆中的温情与归属。
方言传话筒:打破隔阂,笑声里的“社交破冰”
“嫩晓得粽子咋包不?”“俺们那儿吃甜粽!”活动现场,“方言传话筒”游戏点燃了老人们的热情。一句句同情不同音的家乡话在耳畔流转,流转的音调瞬间拉近老人们的距离。来自淮南的邸叔叔用豪爽的方言演绎端午习俗,逗得全场捧腹;安庆王奶奶黄梅戏曲般的方言,引来阵阵乡音呼应。通过趣味方言互动,老人们的社交焦虑悄然化解,取而代之的是敞开心扉的畅谈与共鸣。
方言社群:从“异乡客”到“本地通”
为帮助漂族老人融入社区,星海社区在活动中还创新搭建“方言互助社群”,由“老排场”银发志愿服务队中的本地居民担任“方言导师”,现场教学合肥话。“排场得很”“好得味!”老人们现学现卖,互相踊跃展示。“老排场”社群还将持续开展方言课堂、文化沙龙,让乡音成为连接五湖四海的纽带,助力“新合肥人”与本地居民共筑邻里情。
银发大片:时尚镜头下的岁月芳华
活动尾声,“老排场”银发志愿队化身“潮流主角”,以色彩鲜艳的“星星相夕”为背景,拍摄“合肥方言我来讲”时尚大片。镜头前,老人们手持各种道具,或俏皮比心,或自信挥袖,明艳的道具与灿烂的笑容交织,定格了时尚岁月的绚丽篇章。这份独特的彩色记忆,将成为社区文化墙上的亮丽风景。
一场活动,不仅让端午传统焕发新意,更让漂族老人找到“此心安处是吾乡”的温暖。星海社区以方言为媒,以志愿为桥,真正实现了“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融”,将30项民生实事落实在日常文体活动中。未来,“星星相夕”项目将继续深耕文化共融,让更多漂族老人听见家的声音,看见美的时光,增强社区的活动凝聚力。(段镶镶 徐晓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