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合肥市“窗帘之约”关爱行动深入推进之际,南七街道新华社区迅速响应、积极行动,以党建引领为核心驱动,创新多元服务举措,重点聚焦高龄老人、空巢老人、独居老人,将“窗帘之约”从关爱倡议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暖心服务,推动基层治理效能与群众幸福感双提升。
拉网式走访筑牢服务根基
为精准对接老年群体需求,新华社区启动“敲门行动”。组织工作人员对辖区1300名60岁以上户籍老人开展拉网式摸排,重点聚焦2名孤寡、8名独居、4名失独、2名特殊困难老人,通过“一看二问三查四记”工作法(看居住环境、问健康需求、查安全隐患、记服务诉求),建立“一人一档”纸质台账与电子档案。特别为特殊群体标注“关爱星标”,纳入社区应急响应名单,实现从“人找服务”到“服务找人”的精准转变。
三项机制织就安全防护网
“早安打卡”暖心头:为3名行动不便老人建立专属服务群,每日早晚通过文字、语音或视频“云打卡”,同步记录健康状态,累计发送关怀信息超百余条。“四级探访”强保障:构建“物业周访+社区旬访+街道月访+平台季访”四级网络,物业每周2次上门查看水电安全,社区每周1次志愿服务,街道每月1次政策对接,社会组织每月开展1次主题活动,实现3名重点老人“探访不断线”;“窗花约定”显温情:为2名独居老人定制“窗帘暗号”——晨起拉开窗帘视为“平安信号”,午间闭合则触发“紧急响应”,社区红色小管家、网格员每日两次定点观察,窗帘开合中传递无声牵挂。
让“窗帘之约”成为永恒承诺
“看到窗帘按时拉开,我们心里就踏实。”红色小管家刘大姐说到。自“窗帘之约”启动以来,累计化解独居老人跌倒紧急救助、失独家庭心理疏导等突发情况5起,收集并解决适老化改造、代买药品等需求42条。下一步,社区将联动辖区医院、养老机构,推出“窗帘+健康监测”“窗帘+智慧安防”等升级服务,让窗棂间的温暖约定,成为照亮夕阳红的永恒光芒。
新华社区将始终把“一老一小”作为民生工作的重中之重,以“窗帘之约”为起点,用有温度的服务丈量社区治理深度,让每一位老人都能在“家门口”收获稳稳的幸福。(王海燕 刘亚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