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正式启动全国“经营主体年报服务月”活动,强调以“年报增信、服务同行”的主题精神保障信用监管扎实推进,为企业提升信用“无形资产”价值。如何在提升年报主动性和规范性的同时,撬开市监服务契机的“新切口”,打造“早行人”的桐城样板?答案藏在三个关键举措里:集约化服务帮办、柔性化精准修复、全面化浇灌培育。
桐城市场监管局于和平路农贸市场开展年报服务月活动
服务帮办集约化,从“集成政策”到“涵养生态”
组建“基层所+村+协会商会”联动机制、制作市监法语微课堂短视频加强宣传、开设“年报服务站”实现“驻点坐诊”……桐城市市场监管局选择以高效行政服务为基底,通过申请审批集成、宣传指导滴灌、精准分类提速,让企业不再是被政策投喂的接受者,而是成为扎根诚信生态网络的“共生者”。
“云集成”整合资源融通赋能。依托“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整合税务登记、社保、企业信息变更涉及的多部门数据,利用数据集成共享,实现“一个服务窗口、一键网络入口、一次即时报送”,部门间数据流转助力减少企业信息多头报送,将办理时间压缩至4个小时。
“云指导”聚焦问题靶向攻坚。划分年报难易等级,为偏远地区、年长行动不便的经营者提供“视频指导、代为报送,入户协助”的前移指导模式,开展“信用助企”主题服务日活动,现场演示年报填报流程并同步宣传“守合同重信用”企业申报活动,激发诚信自觉。截至2025年5月底,年报率已达75%,惠及5万余户经营主体。
“云分类”数智驱动提质升级。围绕企业经营规模、历年年报报送情况等信息,探索建立主动填报类、指导扶持类、顶格督办类、停业清退类4大类的精细化分类模型,针对指导扶持类强化咨询培训,顶格督办类以入户走访,定制个性化提醒短信为主,停业清退类采用政策扶持唤醒,畅通注销渠道的措施规范市场经营,涵养早报、快报、及时报、准确报的一流诚信生态。
精准修复柔性化,从“监管思维”到“服务思维”
打造良性发展生态,重要的一环就是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过去,企业常面临因疏忽、法律意识淡薄忘记年报被纳入经营异常名录的窘境,事后在申请银行贷款受阻时才知晓,焦急万分前来服务窗口咨询再准备材料,耽误了企业正常运转周期。目前,该局已就拓展“免申激活”范围展开积极探索,从精简申请材料当场办结,到主动补报自动移出实现“无感”修复,一批“失信”企业稳健发展的守信活力正被激发。摒弃冰冷的“监管思维”,用柔性的“服务思维”将“事后处置”转化为“事前提醒”,推动企业点单、部门接单、问题销单。异地申请难?“信用修复辅导工作站”远程连线做好业务指导的咨询服务;受到行政处罚后怎么修复?“三书同达”体系同步发放信用合规指导建议,确保信用恢复即时落地;信用修复办理流程不清晰?“政策解析+案例延伸+实操指导”的宣讲培训会直达企业……
“从年报工作落地推进到统筹服务的各个阶段,我们努力构建传统和新型相融合的立体化宣传矩阵,持续用服务效能替代硬核管控,以响应速度回应需求叩问,实现市场活力替代政策依赖。”该局相关负责人说道。
浇灌培育全面化,从“输血依赖”到“自我造血”
在从政府主导向市场驱动跨越的浪潮中,提升各类经营主体的获得感和满意度是帮助企业“自我造血”的底层逻辑。该局在“服务月”期间深入产业园区、农贸市场等重点区域开展“上门服务”,一次性指导完成信息填报、信用修复等全流程操作。为企业送上合法合规经营辅导课程的同时,上线有关商标专利保护、产品质量管理的“政策包”,推出由专业团队跟进的专属联系卡制度,为园区内的初创型和成长型企业发放入市经营的“导览图”,形成覆盖面广、渗透率高、涉领域宽的辐射网格。经营主体抓住此次机会,在政策春水和市场暖流的交汇处绽放生存智慧,有的以技术赋能勇闯“无人区”,有的深耕创新实现产能破圈……
“以前都是我们去各个科室部门咨询政策跑审批,现在有政府部门服务团队为我们解决后顾之忧,不仅年报补报‘零跑腿’,定制化政策宣讲更为企业造血能力提供活力源泉,我们正轻装上阵冲刺年度订单。”安徽天宇机电有限公司负责人杨波说。目前,该局累计举办了28次信用合规专题辅导,走访服务经营主体1万余家。
“免申激活”减负担、“数智赋能”少跑路、“政策上门”强造血,以年报服务月开启的一系列管家式惠企利民服务如同高效运转的齿轮组,精准咬合、协同发力,持续为企业发展注入动能。在经营主体的灼灼目光里,市监人靠诚信生态、政务速度、服务韧性回应期待、赢得信赖,推动因“信”而“兴”。(杨羽婧 钱征)
